存储器及其接口课件目录•存储器的基本原理PART01存储器概述存储器的定义与分类定义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它能够长时间保存信息,并在需要时读取或写入数据。分类根据存储信息的不同,存储器可以分为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和闪存(FlashMemory)等。存储器的发展历程早期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现代存储器最早的存储器是机械式存储器,如穿孔卡、纸带等。随后出现了真空管和晶体管等电子器件构成的存储器。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基于晶体管的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这些存储器具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小的体积。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更小、更快、更可靠的存储器,如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D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和闪存等。存储器的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之一,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不同类型的存储器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中也需要大量的存储器来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文件和数据等。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中的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如微控制器、DSP等。工业控制工业控制系统中需要大量的存储器来存储程序、数据和配置信息等。PART02存储器的基本原理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的基本结构存储单元的地址存储单元是存储器的基本组成单元,由存储元件、地址译码器和读/写控制电路组成。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通过地址译码器进行译码,以确定要访问的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通常以二进制位为单位,例如8位、16位、32位等。存储器的读写操作读操作读操作是指从存储单元中读取数据的过程。在读操作过程中,地址译码器将地址译码为相应的存储单元,并将该存储单元中的数据传输到数据总线上。写操作写操作是指将数据写入存储单元的过程。在写操作过程中,地址译码器将地址译码为相应的存储单元,并将要写入的数据传输到数据总线上,然后通过读/写控制电路将数据写入该存储单元。存储器的性能指标存取时间容量存取时间是存储器完成一次读/写操作所需的时间,通常以纳秒(ns)为单位表示。容量是存储器可以存储的数据量,通常以兆字节(MB)为单位表示。带宽功耗带宽是存储器在单位时间内可以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兆字节(MB)/秒为单位表示。功耗是存储器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通常以毫瓦(mW)为单位表示。PART03常见存储器类型及其特点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特点DRAM是计算机中最常用的存储器类型,它具有容量大、价格低廉等优点。但是,DRAM需要定期刷新以保持数据存储,因此功耗相对较高。应用计算机的内存条(RAM)就是由DRAM芯片组成的。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特点SRAM的读写速度非常快,但是它的功耗也相对较高。由于SRAM的制造工艺复杂,因此价格也相对较高。应用计算机的CPU缓存(Cache)就是由SRAM芯片组成的。ROM(只读存储器)特点ROM可以存储大量数据,但是一旦写入,就不能修改或只能以困难的方式修改。因此,ROM通常用于存储固件或其他不需要更改的数据。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和其他固件就是存储在ROM中的。FlashMemory(闪存)特点FlashMemory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它可以像ROM一样存储大量数据,但也可以像EEPROM一样被重新编程。由于其结构简单,FlashMemory的读写速度非常快,而且可以承受大量的读写操作。应用USB闪存驱动器(U盘)、固态硬盘(SSD)和内存卡等都是使用FlashMemory制造的。PART04存储器接口技术总线接口技术010203总线定义总线分类总线接口作用总线是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公共通道,由一组传输线组成。根据传输速率,总线可分为高速和低速总线;根据连接方式,总线可分为内部和外部总线。总线接口负责将存储器与CPU或其他芯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的传递。地址接口技术地址接口作用地址接口负责将CPU发出的地址信号传递给存储器,以便存储器根据地址信息从内存中读取或写入数据。地址接口定义地址接口是CPU与存储器之间传输地址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