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与意义定义意义适用范围适用对象适用范围计算方法计算公式计算过程先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再计算免抵退税额,比较两者大小,确定实际退税额。出口销售额010203出口销售额出口销售额的确定出口销售额的调整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01计算公式02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转出03抵减税额抵减税额计算公式抵减税额的结转是指企业在计算当期应纳税额时,可以抵减的进项税额。抵减税额=(出口销售额-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率-进项税额转出)。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抵减税额”二级科目,按月计算抵减税额,并结转至“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的结转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纳税额”二级科目,按月计算应纳税额,并结转至“银行存款”科目。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的应向国家缴纳的税款。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抵减税额的确定抵减税额指出口企业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额不足抵减其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时,对不足部分所允许其在以后纳税期内从其应纳税额中抵减的金额。确定依据根据出口企业本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5栏“免、抵、退应退税额”与第25栏“应纳税额合计”孰小值确定。抵减税额的计算方法0102抵减税额的会计处理出口企业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增设“增值税抵减”明细科目,用于核算出口企业按规定计算的增值税抵减额。当出口企业本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5栏“免、抵、退应退税额”≤第25栏“应纳税额合计”时,将计算出的增值税抵减额借记“应交税金——增值税抵减”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当出口企业本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5栏“免、抵、退应退税额”>第25栏“应纳税额合计”时,不作账务处理,待以后期间允许抵减时,再按允许抵减的金额借记“应交税金——增值税抵减”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常见问题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分析分析2分析1分析3解决方案方案1方案2方案3案例一:某出口企业免抵退税计算过程总结词计算过程详解详细描述本案例介绍了某出口企业免抵退税的计算过程,包括免税购进出口货物金额、不得抵扣税额、抵减税额、应纳税额等计算公式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税务处理。案例二:某企业手册核销时抵减额的计算过程总结词详细描述案例三总结词详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