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中药泥灸功效更佳进入三伏天,全国各地的冬病夏治诊疗工作进入高潮。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中药贴敷是“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但中药贴敷与中药泥灸相比,中药泥灸更佳,为什么?玉泥心经泥灸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药,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一、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发作和加重的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夏治”是指在夏天疾病的缓解期进行调理,以预防某些疾病在秋冬春季的复发,或减轻其发作的程度、症状和次数。“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传统的“治未病”思想。中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天人相应”,认为人体的阴阳气血的盛衰依季节变化而不同,疾病的发生、治疗亦应随季节变化而各异。一些冬季容易发生的疾病,主要是以素体阳虚,又外受寒邪为本。盛夏“三伏”是全年气温最高,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借天、人阳盛之时,疾病缓解之期,采用温热助阳的药物(包括内服和外用)对阳虚之体进行治疗,可激发人体的阳气,增强抗病御寒能力、祛除体内沉寒痼冷之宿疾,达到不发病或少发病的目的。二、什么是冬病夏治三伏泥灸中医的多种治疗方法,如中药内服和针灸、刮痧、推拿等外治疗法,以及食疗等均具有冬病夏治的作用。穴位泥灸是冬病夏治中声望最高的方法,因其方法简便、安全、无痛、外敷,疗效显著而深受患者青睐。由于冬病夏治穴位泥灸是利用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的夏至后三伏时期,故也简称为“三伏泥灸”。三伏灸,祖国医学的瑰宝。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祖国医学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疗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这种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玉泥心经泥灸,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泥灸治疗。文言讲,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在夏日里暑邪会逐渐的深伏于体内,而不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伤肺气,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发热等疾病。而进入冬季以后,这些病会反复发作,“……秋为痃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三、玉泥心经中药泥灸的治病机理三伏天周围环境气温高、阳气盛,有助于养阳、补阳的实现,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这就是“冬病夏治”疗效显著的根本原因。中药贴敷最为常用是因为利用了夏天环境因素加上中草药物浸入而致,而玉泥心经中药泥灸功效显著,是因为玉泥心经中药泥灸的治病机理加上“三伏天”,功效比中药贴敷更上一层楼。玉泥心经中药泥灸的治病机理是将含有丰富矿物质的进口火山能量泥、膏药基质、临床经验秘方巧妙结合,利用天然岩矿火山能量泥的热辐射作用、中草药的特殊穿透力以及远红外透皮吸收技术,三效合一,敷于病灶部位,使药力直达腠理,开启经脉络脉之外门,拔除毒素,驱散寒气,温经通络,给贼邪以出路,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整,在相互协同、相互激发的作用下,达到治疗和缓解症状的作用。四、冬病夏治穴位泥灸适用于哪些疾病从古至今,冬病夏治穴位泥灸主要适合于素体阳虚的人,用于在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呼吸系统)疾病。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医专家重点推荐的适宜防治病症是:1、久咳、哮喘、肺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咽炎、扁桃体炎、肺炎等)。2、鼻渊、鼻鼽、喉痹(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3、小儿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呼吸道感染)者。4、部分骨关节病(风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