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双眼单视功能的临床分析VIP免费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双眼单视功能的临床分析_第1页
1/3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双眼单视功能的临床分析_第2页
2/3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双眼单视功能的临床分析_第3页
3/3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4年第22卷第1期摘要目的了解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的双眼单视功能变化,探讨手术时机。方法17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手术前后均应用同视机检测双眼视功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儿的双眼单视功能均较手术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且7岁以下的患儿改善幅度更加明显。结论对间歇性外斜视的儿童应争取早期手术,手术治疗有助于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双眼视功能的重建和改善。关键词间歇性外斜视双眼单视功能儿童Analysisthebinocularvisualfunctionofchildrenwithintermittentexotropiabeforeandaftersurgery.ZhaoQi,ShaoYan,YangZhao-hui.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SecondAffiliatedHospital,DaLianMedicalUniversity,Dalian116027,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changeofbinocularvisualfunctionofchildrenwithintermittentexotropiabe-foreandaftersurgeryandtoinvestigatethetimingofsurgery.MethodsAtotalof178childrenwithintermittentexotropiaweretakensurgicalprocedures.Synoptophorewasusedtodetectbinocularvisualfunction.Thechangesofbinocularvisualfunctionbeforeandaftersurgerywereanalyzed.ResultsThebinocularvisualfunctionofpost-operationwerebetterthanpre-operation,andtherewasstatisticaldifference.Furthermore,thechildrenunder7yearsrecoveredbetterthanothers.Con原clusionsSurgeryisgoodforreconstructionandrecoveryofbinocularvisualfunctionforchildrenwithintermittentexotropiaandshouldbeperformedearly.Keywordsintermittentexotropiabinocularvisualfunctionchildren作者单位:116023大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通讯作者:赵琪,Email:zhaoqi0219@126.com间歇性外斜视是共同性斜视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外斜视的80%,多见于儿童时期。间歇性外斜视临床发病率高,具有潜伏性,临床表现较为隐蔽,表现为有时正位,有时出现外斜视,在疲劳、患病,注意力不集中或看远时出现外斜视或外斜更明显[1],幼儿在户外阳光下常闭起一只眼。间歇性外斜视的立体视觉是在发育和丢失中交替进行的。由于融合和调节性集合功能逐渐减弱,最后丧失代偿能力,成为恒定性外斜视,立体视觉也随之丢失。该病的发生不仅影响美容,更重要的是可使已形成的双眼视功能受到破坏,故及时手术十分重要,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就会错过双眼视功能形成的可塑期。间歇性外斜视一旦转化为恒定性外斜视,双眼视功能损害将日益加重,甚至达到不可挽回的程度[2]。临床上对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手术欠矫与过矫之争一直存在,为进一步观察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对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进行探讨,现对2006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7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手术前后的双眼视功能状况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双眼单视功能的临床分析赵琪邵彦杨朝晖·论著·34窑窑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4年第22卷第1期资料与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行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手术的患儿178例,其中男103例,女75例,年龄4~11岁,平均7.5岁;4~7岁97例、8~11岁81例,术前矫正视力≥0.9者,146例,0.6~0.8者,32例。术前同视机检查:无同时视103例;Ⅰ级功能75例;Ⅱ级49例;Ⅲ级21例。术前外斜视度数为25△~100△,平均65△。术前眼部常规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采用角膜映光法及三棱镜遮盖法测定远、近斜视角。同视机检查手术前后双眼单视功能。术后随访3~12月,平均6.5月。应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正位172例,过矫4例,欠矫2例。[3]术前无同时视103例患者术后86例具有I级视功能,术前75例I级功能患者术后继续保持I级视功能,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II级功能者49例,术后增加到128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III级功能者21例,术后增加到98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4~7岁组92.8%的患者术后获得立体视觉或立体视觉改善,而8~11岁组立体视觉恢复情况只有68.3%,低龄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年长组(P<0...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双眼单视功能的临床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