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20年08月自学考试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真题及答案解析1.人的素质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A.心理素质B.政治素质C.身体素质D.业务素质【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人的素质十分复杂,它构成一种系统层次结构。人的素质主要由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部分构成。P22.素质洋葱模型中最表层的是()。A.动机和个性B.知识和技能C.知识和个性D.动机和技能【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在这个模型中,“洋葱”最表层的是知识和技能,最容易评价和培养,由表层到里层,越来越深人,“洋葱"最里层、最核心的是动机和个性,是个体最深层次的素质要素,最不容易评价和发展。P53.目前已成为评价高层管理人员主要工具的是()。A.比奈-西蒙量表B.韦克斯勒量表C.因素分析D.评价中心技术【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大公司开始运用评价中心技术.使得测评对象由过去的普通职员扩展到了中高层管理人员。P314.大多数人缺少雄心壮志,只有少数人起统治作用,因而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绝对对立起来,反对工人参与管理,否认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这种观点出自()。A.“复杂人”假说B.“自我实现人”假说C.“经济人”假说D.“社会人”假说【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经济人”假说认为,大多数人缺少雄心壮志,只有少数人起统治作用.因而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绝对对立起来,反对工人参与管理,否认了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人性观存在误区。5.心理学中把人能够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称为()。A.能力B.气质C.性格D.动机【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心理学中把人能够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称为能力。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并且表现在掌握活动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熟练程度上的差别,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训练条件、学习条件和时间等),人与人之间在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快慢”“深浅”“难易”以及“巩固程度”上的差别。P586.现代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基础是()。A.人性假设理论B.人职匹配理论C.特质理论D.个体差异理论【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人职匹配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而每一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环境、条件、方式的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动机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进行职业决策(如选拔、安置、职业指导)时,要根据个人的个性特征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种类,即进行人职匹配。P757.描述测评要素或要素标志的程度差异与状态水平的顺序和度量的是()。A.测评标示B.测评标记C.测评标度D.测评标志【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测评标度是指描述测评要素或要索标志的程度差异与状态水平的顺序和度量。对于这种程度差异或状态水平的刻度表示,可以是数量的也可以是语言的,可以是精确的也可以是模糊的。测评指标的标度大致有量词式、等级式、数量式定义式、综合式等。P858.根据德尔菲法成立的专家小组人数一般不超过()。A.10人B.15人C.20人D.25人【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成立专家小组。专家人数的多少,可根据预测议题的大小和涉及知识面的宽窄来确定,一般不超过20人。P999.履历分析技术的逻辑起点和基石是()。A.建构胜任力素质模型B.明确岗位职责C.建立素质测评体系D.完善信息收集【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胜任力索质模型的建构是履历分析技术的逻辑起点和基石,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履历分析技术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和技术前提。因为胜任力素质模型不仅可以为招聘者在编制和设计履历表的时候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而且胜任力素质模型与员工个人的工作绩效紧密结合,基于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履历分析的预测效度也会大大提高。P12210.履历表所涵盖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既包括个人信息,也有家庭状况、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个人品质等,一般是可以通过档案资料或者询问相关人员来得到证明的,这体现了履历表设计的()。A.公平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目的性原则D.普遍性原则【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客观性原则。履历表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