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德惠市第二十九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物理考试试题(无答案)1/2德惠29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考试物理试卷第I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护旗队员每一步行进的距离是()A.75mmB.75cmC.75dmD.75m2.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A.与路程成正比B.与时间成正比C.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3.在刮北风的日子里,一位骑车人却没有感到风,则说明骑车人()A.正在向北骑.B.正在向南骑.C.正在向东骑.D.正在向西骑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B.地震产生次声波的频率高于20Hz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5.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A.40km/hB.1.5km/minC.15m/sD.40m/s6.成语“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调高B.响度大C.音色美D.频率高7.小明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A.路旁的树木B.小明背着的书包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小明身边驶过的汽车8.对下面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进行辨别D.“忽闻水上琵琶声”其中琵琶声是琵琶弦振动产生的9.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A.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B.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C.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10.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A.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B.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D.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第II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1.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拟将PM2.5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粒径小于或等于2.5_______。(填长度单位用字母表示)12.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高铁已然成为一张有重量的“中国名片”。小明乘坐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若列车时速为180km/h,合________m/s。.13.乐音有三个特性,是反映声音的高低,是反映声音强弱的,我们通过声音区分不同乐器是靠。14.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振动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15.如图所示的图象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象。分析图象信息,前3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m;在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m/s。16.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________m(2)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三、计算题(共10分)17.小明看到闪电后5秒听到雷声,打雷处距小明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18.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都骑自行车上学,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6km用了10min,求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15题图16题图2019年德惠市第二十九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物理考试试题(无答案)2/2四.综合题(共28分)19.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物体的宽度是cm。20.如图所示,停表的分度值是秒,停表的读数秒。(4分)21.如图所示,小明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1)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______产生的。(2)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与上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