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一是学校要收看《五星红旗》、《走进新中国》等专题片,通过主题班(队)会、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情感,引导他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二是学校积极邀请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到学校宣讲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三是组织中小学生收集、整理家乡为建立新中国做出贡献的英烈故事,并在校内外进行宣讲。2、感受祖国变化。一是充分利用反映新中国建设伟大成就的《形势教育大课堂》系列专题片、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的《共和国成长的故事》读本等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二是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调研,感受家乡、祖国的发展变化。三是结合世博年活动,让学生了解世博,感受科技创新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教育。四是以演讲、作文、书画、摄影、摄像等形式描绘祖国、家乡的建设成就。积极发挥学校的校报、广播、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鼓舞和激励亿万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团结奋斗。3、我为祖国服务。在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和感受祖国变化的基础上,一是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活动为契机,本着就近就便安全的原则积极开展体验劳动、公益活动、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服务家乡、服务社会,指导学生撰写活动体会或社会实践报告,抒爱国之情、树爱国之心,立爱国之志。二是组织参与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开展《开学第一课——我的梦·中国梦》系列活动,活动包括“开学第一课”网络课堂、百名小学生对话百位名人、主题晚会三部分。并通过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团(队)日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等载体,让学生畅谈“我的梦·中国梦”,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奋读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