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济渎路学校张姿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升华和凝华,了解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能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碘升华凝华实验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关注,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中的道理。教学重难点: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教学方法:实验、归纳、对比教具:多媒体课件、烧瓶、橡胶塞、烧杯、热水、冷水、碘、铁架台、酒精灯、樟脑粉、枯树枝。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吉林松花江畔的雾凇视频。提问学生:如此美丽的雾凇等是怎样形成的吗?下面我们就共同来探究学习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相信通过学习,大家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更加的了解。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1、知道升华、凝华的概念,了解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板书:升华和凝华二、新课内容(一)探究碘升华和凝华:1、复习思考提出问题自然界的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我们前面学习了四种物态变化分别是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大家思考一下,固态和气态之间能否直接转化呢?2、进行猜想。我们通过探究碘的物态变化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提供的仪器与器材:密封的细长玻璃瓶(内装有几粒碘)、两个烧杯等。3.设计实验方案(1)如何使固态的碘变成气态呢?如何使气态的碘变成固态呢?热水加热,放入冷水中(2)实验过程中应该观察什么呢?碘如何变成气态,一定要观察是否有液态的碘出现。4、观察实验现象加热时:玻璃管中有什么现象?有无液态碘出现?冷却时:玻璃管壁上看到什么现象?5、实验结论让学生根据刚才的实验现象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物质可以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进行转化。给出定义板书: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升华需要吸热。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凝华需要放热。(二)活动体验:“人工雪景”刚才我们研究的都是碘的升华凝华,那生活中的其他物质会不会也发生升华和凝华呢?器材:锥形瓶(樟脑粉)、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架、石棉网、火柴(三)合作交流请大家同桌讨论举出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展示图片,小组讨论那些是升华现象,哪些是凝华现象?并解释这些现象。(1)雪、雾凇、霜、冰花等现象是凝华。学生: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小冰晶。强调:室内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窗玻璃直接凝华成冰花。(2)用久了的白炽灯泡灯丝会变细,灯泡壁会发黑,为什么?学生:白炽灯用久了钨丝会变细,这是由于钨丝受热发生了升华现象,而灯泡会发黑,是钨蒸气又在灯泡壁上发生了凝华现象的缘故。(3)严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这是为什么?学生:冬天冰冻的衣服上的冰直接升华成了水蒸气,所以久了也能变干。(四)知识拓展生活中还有很多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其中烟雾缭绕的舞台雾景是怎样形成的呢。图片展示干冰。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空气中迅速直接变成气体二氧化碳,属于升华现象,因为升华需要吸热,周围温度会降低,水蒸气会遇冷液化。便产生了烟雾缭绕的舞台雾景。干冰作用:食物运输、人工降雨三、检测反馈1、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春暖花开,冰雪消融B、炎炎夏日,河水干涸。C、秋意浓浓,禾苗露珠D、严寒冬季,冰雕变小2、下列现象中哪一种属于凝华现象()A、寒冬腊月,河水结冰B、月落乌啼霜满天C、自来水管子“出汗”D、早上有雾3.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结有冰花,这是()现象,冰花总是出现在玻璃窗的()表面(填内/外)四、学生谈收获1.知道了两种新的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2、能列举出生活中一些升华和凝华的例子3、会用升华和凝华分析现象五、课外练习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1、2、3题六、课外动手小实验将碎冰放于易拉罐中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观察易拉罐侧面和底部有什么现象,并解释这一现象。板书设计3.4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升华要吸热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凝华要放热2、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