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20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2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60分)1.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A.社全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C.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D.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答案:B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统一D.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统一答案:B3.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们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C.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历史观D.马克思主义的产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史答案:B4.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因为它()A.表现为劳动的价格B.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C.是劳动力的价格D.是劳动力的价值答案:A5.劳动力商品价值是由()A.劳动力实际耗费大小决定的B.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大小决定的C.劳动力创造剩余价值大小决定的D.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的答案:D6.中国有些人把遇到乌鸦当成坏事来临的兆头,在日本乌鸦可是喜事来临的兆头,它被视为神的使者.日本人喜爱乌鸦。这两种对乌鸦的看法错误在于()A.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B.否定了联系的普遍性C.否定了联系的多样性D.割裂了事物之间的联系答案:A7.货币的本质是()。A.流通手段B.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C.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D.商品交换的媒介物答案:C8.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因是()A.降低劳动力的价值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答案:B9.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直接现实性B.普遍有效性C.客观规律性D.主体能动性答案:A10.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答案:C11.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先于它的经济基础而产生()A.这表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这表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决定的C.这表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发展规律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D.这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一般规律的特殊表现答案:D12.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A.是人类的主观意识B.既非物质,也非意识C.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D.是意识的客观内容答案:C13.通过对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到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A.一部分是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一部分是生产价值的时间B.一部分是转移旧价值的时间,一部分是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一部分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D.一部分是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一部分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答案:C14.“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这一论断只有在特定的范围内才有意义,这个范围是指()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C.意识是否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物质没有其它的任何属性答案:A15.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有其因必有其果答案:C16.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客观物质性标志是()A.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B.生产工具C.劳动者的技术水平D.劳动者答案:B17.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A.预见性B.能动性C.决定性D.主动性答案:B18.推动人类社会由低到高级发展的最深刻的原因是()A.社会形态的更替B.生产力的发展C.生产关系的变革D.上层建筑的变革答案:B19.“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含义是()A.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