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激发智障学生的兴趣的路径分析注智障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要了解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校体育课程的开设现状及问题,探讨如何让智障儿童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因此,我们应关注智障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兴趣培养。智障学生体育教学兴趣培养智障学生虽然是人类社会中的不幸者,但他们也是我们人类大家庭中的一部分,他们也应该和普通学生一样接受适合其身心特点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共享教育资源。尤其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更应该尊重智障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智障学生的需要,引导智障学生主动参与体育与健康的教育,激发智障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智障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更健康的适应社会。一、体育与健康教育对智障学生的培智有一定的重要性1.对智障学生身体机能发展的重要性智障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非常差,走路的时候,步子都是歪歪扭扭的,更别说要让他们掌握复杂的动作技能了;做操时绝大多数的孩子伸了手却不会踢腿,或者左右手动作变换能力差,或者蹲下身子就站不起来,体育课排队集合连纵队横队的概念也没有。对此,体育教师要以智障学生为主,为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运用适合的方式矫正其身心缺陷,营造适合他们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2.对智障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性开展智障学生体育健康活动,不仅能够增强智障学生体质,改善和增强身体的机能,而且通过体育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增添他们生活情趣,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扩大生活领城;还可以通过意志和体能的较量,向生命的潜能挑战,展示人的创造力和价值。中国智残人运动员在国内外赛场上以其不畏艰难、百折不挠、乐观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不仅扩大了我国在世界的影响,激发了爱国热情,振奋了民族精神,而且也为动员更多智残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基础。二、体育与健康教学与智障学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数年的体育教学研究及调查,发现由于缺少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内容由教师自行决定,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性;大多数照搬普校的做法,针对性不强。在课堂教学中个体差异区分不显着。在内容安排上,普通学生与智障学生教学内容一模一样(走步、跑步、跳绳)。另外,社会对该类学生终身体育与健康意识养成关注不够。三、如何让智障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建议及措施我们要改变体育课中只对其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要从功能缺陷补偿入手,发展体质的同时进行知识、思品并重的人格教育。要以他们为主体和启发式的教学。要多渠道的引导智障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及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要对智障学生充满信心和好感,这是智障学生充满信心的基础。相反,如果老师始终都认为该类学生难以成器,不管不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会受压抑,运动技能也难以发挥。我们要关爱智障学生,并和他们一起参与课堂活动。在球类运动中,注重师生互动环节,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在传球、拍球的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相互传接球,教师应适时进行耐心提示并示范,拉近师生间的距离。2.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活学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他们感知速度缓慢且缺乏积极性。体育课本身对智障学生就有一定的吸引力,那么,如何才能根据体育课的特点以及智障生感知特点,对激发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呢?(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根据智障学生感知的特点,从场地的布置、队形、活动的内容及组织的形式等方面,给学生一种好奇感。课堂中我们可以采用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录像、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用我们常见的身边的东西着手。例如,饮料瓶中装点沙子,作学生活动的道具,引发学生的兴趣,准备活动时,不只是让学生跑一跑就行了,而要教师引导,师生一起一会儿自由练习、一会儿小组结伴练习等。这种方式给智障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达到热身的效果,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之前我担心会出现学生混乱的场面,结果发现学生们学习的兴趣盎然,由此可见,只有激发了智障学生的兴趣,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采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