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最为常急性心力衰竭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最为常见,急性右心衰竭则较少见。见,急性右心衰竭则较少见。急性左心衰竭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急性左心衰竭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症。临床综合症。急性右心衰竭是指某些原因使右心室心肌急性右心衰竭是指某些原因使右心室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或右心室的前后负荷突然收缩力急剧下降或右心室的前后负荷突然加重,从而引起右心排血量急剧减低的临加重,从而引起右心排血量急剧减低的临床综合症。床综合症。急性心衰可以突然起病或原有慢性心衰基急性心衰可以突然起病或原有慢性心衰基础上急性加重;础上急性加重;大多数表现为收缩性心衰,也可以表现为大多数表现为收缩性心衰,也可以表现为舒张性心衰;舒张性心衰;发病前患者多数合并有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发病前患者多数合并有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对于在慢性心衰基础上发生的急性心衰,对于在慢性心衰基础上发生的急性心衰,经治疗后病情稳定,不应再称为急性心衰。经治疗后病情稳定,不应再称为急性心衰。急性心衰常危机生命,必须紧急施救和治急性心衰常危机生命,必须紧急施救和治疗。疗。20102010指南按国际通用方式,标示了药物和各种治疗指南按国际通用方式,标示了药物和各种治疗方法应用的推荐类别和证据水平分级。方法应用的推荐类别和证据水平分级。推荐类别推荐类别::ⅠⅠ类为已证实和(或)一致认为有益和有效;类为已证实和(或)一致认为有益和有效;ⅡⅡ类为疗效的证据尚不一致或有争议,其中相关证据类为疗效的证据尚不一致或有争议,其中相关证据倾向于有效的为倾向于有效的为ⅡⅡaa类,尚不充分的为类,尚不充分的为ⅡⅡbb类;类;ⅢⅢ类为己证实或一致认为无用和无效,甚至可能有害。类为己证实或一致认为无用和无效,甚至可能有害。证据水平分级:证据水平分级:证据来自多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多项荟萃分析为证据来自多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多项荟萃分析为AA级;级;证据来自单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非随机研究为证据来自单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非随机研究为BB级;级;证据来自小型研究或专家共识为证据来自小型研究或专家共识为CC级。级。急性心衰的流行病学急性心衰的流行病学美国过去美国过去1010年中,因急性心衰而急诊就医者达年中,因急性心衰而急诊就医者达11千万例次。急性心衰患者中约千万例次。急性心衰患者中约15~20﹪﹪15~20﹪﹪为首诊为首诊心衰,大部分则为原有的心衰加重。心衰,大部分则为原有的心衰加重。所有引起慢性心衰的疾病都看导致急性心衰。晚近,所有引起慢性心衰的疾病都看导致急性心衰。晚近,随慢性心衰患者数量逐渐增加,慢性心功能失代偿随慢性心衰患者数量逐渐增加,慢性心功能失代偿和急性心衰发作,业己称为心衰患者住院的主因,和急性心衰发作,业己称为心衰患者住院的主因,每年心衰的总发病率为每年心衰的总发病率为0.23~0.27﹪﹪0.23~0.27﹪﹪。。急性心衰愈后很差,住院病死率为急性心衰愈后很差,住院病死率为3,60﹪3,60﹪天病死天病死率为率为9.6﹪9.6﹪,,33年和年和55年病死率分别高达年病死率分别高达30﹪30﹪和和60﹪60﹪。。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急性心衰则病死率更高。急性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急性心衰则病死率更高。急性肺水肿患者的院内病死率为肺水肿患者的院内病死率为12,1﹪12,1﹪年病死率达年病死率达30﹪30﹪。。我国对我国对4242家医院家医院19801980、、19901990、、20002000年年33个时段住院病历所作回顾性分析表明,因心个时段住院病历所作回顾性分析表明,因心衰住院约占住院心血管病患者的衰住院约占住院心血管病患者的16.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