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HbA1c内容提纲•引言•HBA1C的概念及简介•HBA1C的临床意义•HBA1C在糖尿病方面的应用•影响HbA1c检测的因素•HBA1C的检测方法•结语我国资料显示仅查空腹血糖,糖尿病的漏诊率较高,理想的调查是同时检查空腹及OGTT后2小时血糖值。但人体的血糖浓度容易波动,且只代表某一个时间“点”上的血糖水平,而且不同的医院检测有时也会出现差别,特别对于处于血糖临界点的人,很难明确治疗方案。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却不同,这项指标检测方法简便易行,结果稳定,不受进食时间及短期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变异性小;检查不受时间限制,患者依从性好。引言1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倾向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和诊断糖尿病的一种方法。2010年ADA指南已将Hb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但HbA1C<6.5%也不能除外糖尿病,需进一步行糖耐量检查。我国HbA1c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够,HbA1C测定的仪器和质量控制尚不能符合目前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要求。期待在我国逐步完善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规范化工作。引言2引言3HbA1c是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一般情况下,HbA1c的控制目标应小于7%。但血糖控制目标应个体化。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没有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应使HbA1c水平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而儿童、老年人、有频发低血糖倾向、预期寿命较短以及合并心血管疾病和严重的急、慢性疾病等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宜适当放宽。但是应该避免因过度放宽控制标准而出现急性高血糖症状或与其相关的并发症。在治疗调整中,可将HbA1c≥7%作为2型糖尿病启动临床治疗或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判断标准。血糖控制应根据自我血糖监测的结果以及HbA1c水平综合判断。成人血红蛋白Hb由HbA(97%)、HbA2(2.5%)和HbF(0.5%)组成。HbA由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组成,α链和β链容易被葡萄糖、1,6-二磷酸果糖、6-磷酸葡萄糖和丙酮酸等糖基化。糖化血红蛋白为血红蛋白两条β链N端的颉氨酸与葡萄糖通过非酶促反应化合而成,这个形成过程稳定而且不可逆,其量与血糖浓度成正相关,HbA1被称快速血红蛋白,也是通常所说的糖化血红蛋白GHb。HbA1包括HbA1a、HbA1b、HbA1c,其中HbA1c是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的产物,而且占GHb的大部分,故临床上常用HbA1c代表总的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HbA1c浓度相对恒定,红细胞在血循环中的寿命为120天,所以可以观测到之前120天的平均血糖水平。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图示HbHbA1aHbA1bHbA97%HbF0.5%HbA22.5%HbA094%HbA16.0%HbA1c80%非糖基化血红蛋白糖基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与血糖测定的区别•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反映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进食和糖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反映的是在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与抽血时间,病人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是判定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以百分率表示,指的是和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比例。非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为4%-6%。8%9%心力衰竭的几率HbA1c死亡的几率心肌梗死的几率中风的几率微血管病变的几率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几率1%21%14%12%37%19%16%HBA1C的临床意义(1)评价糖尿病长期控制水平,反映出病人在抽血化验前2到3个月之内一段时间的血糖平均水平。(2)可作为糖尿病的病情监测指标,亦可作为轻症、Ⅱ型、“隐性”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指标(3)作为监测指标来了解患者近阶段的血糖情况,以及估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情况。(4)对预防糖尿病孕妇的巨大胎儿、畸形胎、死胎,以及急、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监督具有重要意义。(5)对于病因尚未明确的昏迷或正在输注葡萄糖(测血糖当然增高)抢救者,急查糖化血红蛋白具有鉴别诊断的价值。(6)对于HbA1c特别增高的糖尿病患者,应警惕如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的发生。HBA1C的临床意义HbA1c的控制标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推荐的一般HbA1c目标值为<6.5%,1.4%1.4%~~6%6%:血糖控制正常。:血糖控制正常。2.6%2.6%~~7%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血糖控制比较理想。3.7%3.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