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急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李小刚【病案【病案】】男性,52岁。因持续腹痛、腹胀伴发热、呼吸困难15天急诊入院。患者15天前晚餐饮酒后突然出现中上腹持续性腹痛、呕吐。当地卫生所输液治疗无好转,转入当地人民医院就诊,测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腹部B超提示胰腺广泛肿胀伴胰周液体渗出,留置胃管引出深咖啡色液体。后患者症状加重并伴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少尿,予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抗休克、抗感染、血浆置换,给予生长抑素抑制胰腺分泌,乌司他丁、甲强龙抗炎治疗。血压和尿量逐渐恢复,但高热,腹痛、腹胀无明显缓解,行上腹部CT检查提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周及腹腔内大量渗出伴多发性假性囊肿形成、两侧胸腔少量积液。查体:体温38.3℃,脉搏120/min,呼吸20/min,血压146/80mmHg。较胖,神志清楚,精神差,无黄染,身体低垂部位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经鼻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胃肠减压引出少许咖啡色液体,双肺呼吸音粗伴下肺呼吸音低,心率120/min,律齐。腹部稍膨隆,腹肌稍紧张,左中上腹压痛、反跳痛明显,墨菲氏征阴性,无移动性浊音。请问该患者除了以上处理以外,应如何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危重患者在病因治疗的同时,营养支持已经成为综合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急危重病人的代谢状况急危重病人的代谢状况特点:多数处于高代谢状态。原因:①创伤、感染或器官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代谢改变;②高代谢状态也是导致其营养衰竭、免疫力下降、组织细胞损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最重要的原因是感染多种因素全身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分解激素的释放大量增加,导致肌肉、蛋白质、脂肪的分解增加,糖异生增多而血糖升高、机体负氮平衡。代谢紊乱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40%~90%出现高血糖脂代谢紊乱12%~38%出现高脂血症蛋白质代谢紊乱分解代谢>合成代谢代谢紊乱→影响器官的能量代谢→导致脏器功能损害胃肠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微循环障碍和大量炎性介质的释放肠黏膜细胞过度凋亡与坏死肠黏膜通透性增加以及肠道局部淋巴细胞和肝脏枯否细胞的免疫屏障功能减弱肠动力障碍导致细菌过度繁殖,从而发生肠道菌群易位营养支持治疗的原则与适应症营养支持治疗的原则与适应症原则1、营养状态评估:合理安排方法和时间;2、营养成分及量:因人而异,因病而异,按需计算;3、营养支持首选肠内营养;4、胃肠功能紊乱、进食不足,尽早胃肠外营养;5、胃肠功能恢复:及时过渡到胃肠内营养。适应症适应症1、病前有营养不良。2、原营养状况良好,但因病进入高代谢状态。3、胃肠道因损伤或疾病不能进食超过5天以上的患者。4、辅助呼吸者,如果营养状态不能得到改善,呼吸肌无力,影响脱机时间。5、胃肠功能减退,进食量不足超过1周。危重病人营养状态评估危重病人营养状态评估(一)人体测量:(二)生化指标(三)免疫指标:TPNTPN和和ENEN的作用特点的作用特点不同方法、途径、内容物、量等方面有差别。作用特点和效果也有不同。有效性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劣差异但在费用、安全性、肠道维护和免疫屏障、感染发生率等方面有显著差异。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适应症严重营养不良;吞咽困难或神志不清;急慢性心功能不全不宜过多输液者;机械辅助呼吸及呼吸衰竭的患者;严重烧伤、晚期肿瘤、消化道造瘘等患者;大手术围手术期及胃肠道手术后2~3d。途径选择与放置营养管途径选择与放置营养管鼻胃管、鼻空肠、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术中胃/空肠造口并发症并发症1、机械性:置管不当引起,如鼻腔粘膜损害;造瘘术产生的并发症;管腔阻塞等。2、感染性:营养制剂污染;吸入性肺炎等。3、胃肠道:恶心、呕吐、胃潴留,胃食管返流、误吸、便秘、腹胀、痉挛性腹痛,腹泻等。4、代谢性: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维生素缺乏,必需脂肪酸缺乏,肝功能异常等。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适应症1、不能从消化道正常进食2、代谢过旺或消耗过度3、其他禁忌症各种原因所致的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