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的康复指导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十五病区疤痕挛缩畸形疤痕和疤痕疙瘩的区别疤痕是皮肤受到损伤后,结缔组织代替了正常的皮肤结构,一般不超过原有病损区,病程短,而到后期可自行变软且较稳定,对机体功能形态不造成明显的影响。而疤痕疙瘩超出原有肌肤范围向周围正常皮肤组织侵润扩大,病程长,且持续性增长,表现为不规则的肥厚性赘生物,高出于皮肤表面,蟹足状生长,伴痒、刺痛、呈红色或暗红。手术切除后极易复发,而且较原有疤痕范围更加增大。疤痕疙瘩不能自行消退,需要干预治疗。疤痕和疤痕疙瘩的区别疤痕疙瘩、疤痕过度增生是创伤、外伤的一种重要的并发症,造成疤痕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烧烫伤、外伤、创伤、痤疮(青春痘)、打耳孔、打预防针,都可以形成不同程度的疤痕增生及疤痕疙瘩。它的预防措施主要在于疤痕形成前、形成间尚未成熟阶段,主要目的是尽量去除各种造成疤痕增生的因素,减少疤痕的生长,预防疤痕对机体造成的各种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时注意尽量减少对患处的机械、化学、热力的刺激,避免反复牵拉、摩擦溃破,感染的发生。平时注意防止创伤、烧烫伤、打耳孔、纹眉线等以免损伤真皮,特别是免役功能差的部位,如胸前,肩背等处。平时常吃含碱类食物如海带......等。因为这些食物长期食用有改善其疤痕体质的功能。对比烧伤疤痕康复功能训练功能锻炼为促进烧伤病人的功能康复,在治疗的全过程始终要坚持动静结合,以动为主的原则。以预防和治疗关节僵直与肌肉萎缩为目的的体育活动皆属功能锻炼范畴。常用方法包括:①早期体位摆放在对抗关节挛缩位;②热塑夹板固定,对抗关节挛缩及支具牵引保持关节活动度;③鼓励病人主动活动全身各关节以增强肌力;④体疗按摩,被动活动增大关节活动范围;⑤浸浴疗法,水中体疗;⑥职业疗法和日常生活训练;⑦器械锻炼以恢复体能,增强肌力,改善关节功能。欲取得功能锻炼的良好效果,首先要消除怕痛的心理障碍,突出一个"动"字,坚持一个"恒"字,必能获满意的功能康复。烧伤疤痕康复功能训练①早期体位摆放在对抗关节挛缩位具体做法是:伤后之内应平卧,休克期后若头面部有烧伤,床头抬高30°左右,有利于头面部消肿,1周后恢复平卧,2~4周后肩胛间置垫保持头后仰位。双上肢外展,能外展90°更好,右上肢伸侧为深度烧伤则保持屈肘位。前臂至中立位,手术或换药包扎时尤应注意前臂既不要旋前,又不要旋后。保持腕背屈,虎口张开,掌指关节屈曲,指问关节伸直。双下肢外展,膝前深度烧伤保持屈膝,双踝保持背屈位,必要时辅以可塑性夹板固定,防止出现足下垂马蹄足是最常见的畸形之一)。医护人员要经常注意并协助伤员摆放体位,必要时需用热塑夹板固定,以保持体位姿势符合功能要求。烧伤疤痕康复功能训练早期体位摆放烧伤疤痕康复功能训练②可塑性夹板适用于身体各部位的固定,旨在以抗挛缩防畸形为目的的部位,可让其白天功能锻炼,夜间固定,神志不清者或植皮后固定者则需24h连续固定。可塑性夹板还可制成牵引架,通过持续牵引,可获更佳功能效果。(1)常用部位包括:颈前:夹板置于下颏至锁骨上,保持颈区过伸位。颈侧瘢痕时,头向健侧倾斜。肘、膝:夹板置于肘前、胭窝后,保持肘、膝关节伸直位。腋:保持上肢外展90°,前倾10°,制成三角架形夹板以防止上臂内收致夹板变形。手:保持腕背屈15°~30°,掌指关节屈曲70°~90°,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外展对掌。若手掌烧伤,手的全部关节都固定在伸直位。足:保持中立位,背屈90°,趾伸直,足跟垫以棉垫或海绵,以防夹板压出褥疮。(2)应用时机:①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应用,可限制瘢痕增生和减轻挛缩畸形;②植皮后关节制动,有利于皮片成活;③拆线后固定,防止皮片挛缩;④指关节有挛缩趋向时即对抗位牵引。一般疗程3~6个月,凡坚持治疗者功能皆可获明显改善,畸形发生率明显减低。烧伤疤痕康复功能训练可塑性夹板烧伤疤痕康复功能训练③主动活动在诸多功能锻炼的手段中,主动活动是康复之本,通过主动活动可预防和减轻各关节的功能障碍,还可强健身体,增加体力,改善心肺功能。为调动病人主动活动的积极性,首先要做好思想动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