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休宁县璜尖中心小学程龙翔一、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汉字,正确读写“嫩绿、欣赏、密密麻麻、又松又软”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体验小兴安岭四季美景,了解其丰富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重点)3.体会本课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难点)二、课前准备:祖国地形图,小兴安岭绿色全景图和四季图课件,课文朗诵带。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激情导入。1.师:小朋友知道海洋是蓝色的,你们过绿色的海洋吗?那么绿色海洋指的哪儿呢?板书课题,投影喜爱兴安岭绿色全景图,学生齐读第一段。2.《美丽的小兴安岭》从课题看,你能肯定课文就是写小兴安岭景色的“美丽”吗?我们读了课文就有更深刻的理解。(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词(师生反馈生字词学习情况)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逐一亮题)①课文是以什么的顺序来描写小兴安岭的?②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详细叙述小兴安岭的四季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板书:小兴安岭——树多{春、夏、秋、冬}(美景、物产)花园、宝库小结过渡: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并且物产如此丰富,这样的美丽才是完整的。第二课时(一)创设情景,感情朗读1.小兴安岭是那么的令人向往,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学生交流,随机播映四季情景课件。)2.由于小兴安岭离我们比较遥远,今天我们只能通过你的激情朗读来释放你的那份情感了。(播放朗读磁带,帮助学生体验。)3.学生们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季节段落,读后师生评价。(二)品读课文,感知文章的语言特色。1.教师引导品读。出示例句: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1)“抽出”是什么意思,能和“长出”对换吗?为什么?(2)教师引导小结。(抠词品句,让学生在词句中品读,展示语文教学最真实的一面。)2.学生自主品读。(1)小朋友们还能发现课文中哪些句子用词非常准确、贴切,你从中体味到了什么?找出来我们大家一起品味品味。(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品价,点拨,将品读引向深入。(五)升华情感,拓展延伸。1.全体学生感情朗读课文。2.指导学生也来写一写家乡的一处风景。3.推荐《林海》,让学生课后去阅读,进一步了解东北的小兴安岭。4.师述:如果有条件,小朋友们可以利用节假日跟随父母去游一游离我们较近的黄山、齐云山……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