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通行的海拔划分如下:1500-3500米为高海拔(HighAltitude);3500-5500米为非常高海拔(VeryHighAltitude);5500米以上为极高海拔(ExtremeHighAltitude)。通常大部分人到达2400米的高度都没有问题,超过海拔2400米以上就有可能患上高山病(Altitudeillness)!高山国际上通行的海拔划分如下:病的主要原因是攀升得太高及太快;倘若给予足够的时间,身体还是可以适应高海拔处气压的。当然这种"适应"也是有限度的:超过5500米后,无论花多少时间都无法适应;在这个高度停留得越久,身体只会越差,最后引致高山衰竭(HighAltitudeDeterioration)。事实是:地球上人长期居留的地方都在5500米以下。高海拔适应(HighAltitudeAcclimatization)因为高海拔处氧气浓度降低,身体为获得足够的氧气将会发生以下生理转变:·呼吸加速及加深·肺动脉血压升高,迫使血液流过平时在低处用不到的肺泡·制造更多的红血球·制造更多可使血红素释放氧的酵素(简称2,3-DPG)·骨骼肌肉的微血管增多·血浆容量减少·增加腺粒体数目及体积·增加氧化酵素数目高山适应攻略·尽量不要乘车或飞机到高海拔,最好由3000米以下开始攀登(相信去过西藏或登山的朋友应该有深刻的体会)·如迫不得已乘车或飞机,在到达高处后的24小时内不要过分劳累(例如西藏的贡嘎机场海拔就在3500米左右,这时就要特别注意,别一下飞机就兴奋地大跳大叫--否则用不了多久可就连哭都哭不出来啦!嘿嘿)·在海拔3000米以上,睡眠之海拔每天升高量不应超过300米;同时每连续升高2-3天(600-900米),应多留一晚在同一高度休息·[往高处攀登,回低处睡觉],一天之内可以攀升超过300米,但一定要回到睡觉·假如出现高山病症状,切勿继续上升,直到症状消失·假如恶化,应立即下降高度·补充水分,每天至少喝4-5升水,直至尿液清澈或至少浅黄·大多去过西藏的"骡子"们都说去到拉萨的第一天最好就是睡大觉以适应高海拔;其实在白天,轻松的活动比睡眠好,因为睡觉时呼吸功能会减慢,从而加剧高山反应症状·食物应以高碳水化合物为主,此时超过70%的热量应该由碳水化合物得来,如米饭,面,饼干等。·避免吸烟,喝酒及服食其它对神经系统有压抑作用的药物,如镇静剂,安眠药,巴比特酸盐等急性高山症(AcuteMountainSickness)超过海拔3000米,75%(唉!为什么我就不是那25%呢?!)的人都会有轻微的急性高山症(简称AMS)症状:头痛(Headache),胃口欠佳(Anorexia),恶心(Nausea),呕吐(Vomiting),疲倦(Fatigue),虚弱(Weakness),眩晕(Dizziness),脚步轻浮(Lightheadness)及睡眠困难(DifficultSleeping)。很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感冒或水土不服。症状的出现主要取决于上升速度,高度及个人体质。患上高山症觉不应该继续升高,如果应对不当或者轻视高山症而勉强上升,极可能引发更严重甚至致命的高山症,如:高山脑水肿,高山肺水肿等。急性高山症(AMS)应对攻略·留在原地休息好处:可适应当前高度而无需浪费上升进度缺点:可能需要24-48小时才能好转,还有恶化的可能·立即下降高度好处:迅速复原(通常在几小时内即可复原)缺点:浪费上升进度而在夜晚或恶劣天气条件下撤退会有困难高山脑水肿(HighAltitudeCerebralEdema)高山脑水肿(简称HACE)是最严重的高山症,通常发生在海拔4300米以上:脑部以为得不到足够的氧而受损,继而在颅腔内膨胀,脑组织受坚硬的颅盖骨挤压,最终导致死亡。其症状为:运动失调及精神状态改变。但是要注意的是:高山脑水肿患者可能完全没有急性高山症症状,亦未必一定会头痛。这就需要通过注意观察同行者是否有以下异常行为来作出判断:如步伐不稳,频繁犯错等。·运动失调(Ataxia):因脑部不能正常工作而影响到四肢的协调。为了测试是否运动失调,以一足跟紧贴另一脚尖,一下一下"丈量"地上的直线(交警检查是否酒后驾驶亦用此法,呵呵);另一方法是卧在地上用脚跟沿另一小腿滑动,正常情况下,动作应该很顺畅。严重的话,患者连系鞋带等小动作甚至拿水杯都有困难。假如出现运动失调,便应假定患上高山脑水肿。·精神状态改变(ChangeinMentalStatus):如失忆,幻觉甚至半昏迷,木僵。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