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麻省理工学院卫生科学与技术系HST.071:人类生殖生物学1骨盆的解剖和病理女性骨盆的解剖和病理2女性骨盆的解剖和病理子宫,输卵管,卵巢借助一些结构附着于女性体内,这些结构中有些命名并不恰当。比如阔韧带并不是真正的韧带,确切的说它是腹膜的两个叶,两叶之间有子宫的血管、淋巴和神经通过。阔韧带底部增厚才形成了具有支持功能的主要韧带。当该韧带变得薄弱时,子宫可能会沿着阴道发生下垂。输卵管被悬掉在被称为输卵管系膜的系膜内。当女性仰卧的时候输卵管和卵巢通常位于子宫的后方。因此用直肠诊查法在直肠子宫陷凹里可以轻松地触摸到大多数卵巢肿块。子宫体(底)和子宫颈实质上是不同的器官,二者的组织学构成、血液供给、神经分布及功能都是不同的。子宫是主要的排出器官而宫颈保持不变。宫颈主要是由结缔组织和弹性组织组成,子宫体主要由平滑肌组织组成。传统上在子宫全切术中子宫体和子宫颈都被切除。子宫体和子宫颈的大小与其雌激素环境有关。在胎儿期子宫处于非常高的雌激素水平中,因而宫颈的雌激素敏感肌肥大,而在绝经期它会变得非常小。新生儿在出生后会出现“月经”是因为雌激素在分娩时突然撤退引起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层和子宫肉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层损伤和子宫肉瘤是本节要讨论的内容。内在性和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已得到公认,它们的临床表现、形态特征及发病机理是不同的。子宫良性平滑肌瘤的位置及其退变程度却往往是不清楚的。子宫结构畸形将被提及。子宫肉瘤非常罕见,但是它的类型多样。女性骨盆的解剖和病理3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位置发生异常,通常位于盆腔内。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叫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组织仅出现在子宫肌组织内。它能够扩散或者局限在某一区域形成结节,即所谓的子宫腺肌瘤。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出现在子宫壁的外表面。一般而言,如果没有特别限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指的都是外在性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在性的子宫内膜异位症通常是我们提到的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内的良性侵入,并伴随着平滑肌增生,子宫增大。在增生的肌组织中会有多个明显的出血灶。这些病灶是子宫内膜异位区域内反复出血并被旋涡状的肌纤维包绕所形成。这种子宫腺肌病的弥漫扩散导致子宫弥漫性、不均匀增大。子宫内膜沿着血管周围的间隙不规则地侵入到子宫肌层,这些间隙随后可能被隔离。异常的子宫内膜组织来源于子宫内膜的基底层,在外观上与正常的相似。在这个照片中,子宫内膜组织的病灶被平滑肌包绕着。一些腺体扩大。按照定义,异常的组织相距子宫内膜基底部至少两个低倍视野才能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组织内的病灶由上皮组织组成,通常由腺体及周围的少量间质构成,其相临的肌组织肥大。子宫腺肌病发展为腺癌的几率很小。子宫内膜异位症左边圆柱内显示的是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见发病部位。包括卵巢、子宫韧带、直肠阴道隔、盆腔腹膜和乙状结肠。脐部、外科手术的疤痕、疝囊、阑尾和小肠、阴道、外阴和宫颈偶尔也会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出现在更远的组织,如腹膜后淋巴结甚至是大腿部的软组织,但比较罕见。卵巢受累时,其出血性囊肿是由内膜组织增殖和出血所形成。女性骨盆的解剖和病理4发生在盆腔腹膜和浆膜表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例如子宫的外表面,会引起浆膜增厚和纤维粘连。在纤维增生区域出现小的、紫色或红色的斑点可资鉴别。子宫浆膜面的纤维增厚和出血灶很明显。输卵管,阔韧带及卵巢紧密粘连在一起。卵巢表面有几个明显的出血囊肿。病变进一步发展,纤维粘连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才可分离粘连的组织。这时卵巢表面可以出现“巧克力”囊肿。卵巢内子宫内膜异位区以囊肿为特征,如本组织学插图所示。这些病变区域常有出血。高倍下,囊的内壁有,至少部分有内膜组织组成,包括内膜上皮和内膜间质。在这个切片上间质内有出血。在内膜组织某些区域常见腺体状结构。出血使部分内膜异位区域内的内膜组织被破坏。图中左侧是明显的内膜组织,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在右侧。肉芽组织内有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入。在这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图中,囊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