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进行美术教育VIP免费

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进行美术教育_第1页
1/3
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进行美术教育_第2页
2/3
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进行美术教育_第3页
3/3
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进行美术教育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也一致认为,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便会自愿地去钻研学习。我作为一个美术教师,经过几年与学生的朝夕相处,对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有所了解。针对这些心理特点并结合教改精神,在激发少儿美术创作欲望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尝试。一、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低年级学生和其他年级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这个时期儿童天真、思想活跃、好奇,一件小事能引起他们海阔天空的遐想。这个阶段是儿童时期创作生命力最强的时候,喜欢用五颜六色的画笔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乐此不疲的把它视作一种"游戏"。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儿童把绘画当成游戏,可以随心所欲不受任何约束。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我课堂教学上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我让孩子在游戏中玩,在玩中画,在画中学,让儿童的童真、童趣得到真实的展示。如《来画虫》一课中,我首先用猜谜语的方法来激趣,“头戴两根雄鸡毛,身穿一件绿衣袍手握两把锯齿刀,小虫见了拼命跑。”(螳螂)“细细身体长又长,四面旗帜背身上,眼睛大大照四方,消灭害虫本领强。”(蜻蜓)学生几乎都迫不及待的报出了答案。此刻学生的学习热情已经被调动起来了,我乘胜追击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昆虫的结构特点。然后我又用讲故事的的方法来教他们学习画故事画:“从前有一只小青虫,他出生以来就没见过妈妈,所以他下定决心要去找妈妈,他每遇到一个昆虫就问:你知道我妈妈是谁吗?……终于小青虫和他的蝴蝶妈妈终于相见了。”讲完这个感人的故事以后,我才出示了课题。通过谜语和故事的导入,激活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也激发了学生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2、表扬鼓励,调动学生积极性马克·吐温的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是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就不失时机地尝试着向学生送去表扬鼓励的话,多使用“你能行”、“没关系”、“试试看”等鼓励性语言,给他们以期待的目光,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一年级的学生,特别重视老师的表扬,有时候一句赞赏的话语会让他们高兴半天,就算是你只是说“表扬”这两个字,他们也会赶快坐端正。实践证明课堂上恰当地表扬和鼓励学生,可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差距,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有效地增强教学的活力,提高教学效果。在最后的评价方面,我采用了些物质奖励法,画的有创意的同学可以得到老师制作的小奖牌。我奖励那些富有强烈个性色彩的作品,鼓励他们要敢于大胆创新,不要受任何清规戒律的约束。课堂上我经常将个性鲜活的作品作为表扬的对象,让那些优秀的小画家们谈谈自己的想法和画法,培养他们自豪感和创造个性孩子们都争强好胜,你能做好,我能做得更好。久而久之,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我还经常奖励那些绘画能力较弱的学生,只要他们能勇敢地迈出一步,不管结果如何,都给予肯定和真诚的表扬,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坚定美术学习的信心。二、中年级美术课堂教学儿童在进入三、四年级后,也就进入了儿童绘画心理的中级阶段。这个阶段被人们称作儿童绘画的转变期或过度期。在这一阶段,他们的绘画水平是不稳定状态。因为这时期的儿童基本上能看出作品的不足,但又不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此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具备。无法解决诸如物体的结构、比例、色彩等问题,因而作画的兴趣下降,缺乏以前的那种热情和信心,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显然是儿童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度阶段。1、注重教学设计,创造愉悦氛围美术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是和人的心理效应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只有符合受教育者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上课过程中除了要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还要以出其不意、妙趣横生的课堂形式来启迪学生心智,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寓教于乐”是教师都熟悉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教师可将游戏竞赛活动设计在导入、新授、作业各教学环节中,使学生的学习更充满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进行美术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