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当前我国教育目的的核心内容是_____A:教育以人为本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C:教育要五育并举D: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略。2、单选题下列人物中不属于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的是_____A:柏拉图B:马利坦.C:纳托普D:巴格莱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马利坦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3、单选题“四有、两爱、两精神”出自_____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人们经常把这一表述简称为“四有、两爱、两精神”。4、单选题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颁布的时间是_____A:1957年B:1978年C:1981年D:1938年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1957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参考答案:A5、简答题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观点。参考答案:【答案要点】(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6、填空题教育家____曾说我十分明确地把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当作国家国民学校的教育目标,并且是国民教育的根本目标。”这是教育史上较为典型的社会本位目的论思想。参考答案:凯兴斯泰纳7、单选题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作用的是_____。A:教育内容B:教育方法C:教育目的D:教学组织形式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略8、单选题“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_____的教育目的观。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9、单选题A:1999年B:2001年C:1993年D:1986年素质教育被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的时间为_____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盾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被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并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追求的共同理想。10、多选题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A:萨特B:孔德C:卢梭D:马斯洛E:涂尔干参考答案:BE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掌握。【参考答案】BE【名师点睛】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其代表人物有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等。萨特、卢梭和马斯洛主张从人的本性和人的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其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个人本位的。11、判断题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_____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错误【解析】(1)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主动和愉快发展”的误解。学生真正的愉快来自于通过刻苦的努力而带来成功之后的快乐,学生真正的负担是不情愿的学习任务。(2)素质教育也要求学生刻苦学习,因为只有刻苦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努力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