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六七集)2011/2/6澳洲净宗学院档名:02-039-0267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三百二十三面倒数第六行,从「宝者」这里看起:「宝者,本段末后一个宝字,应深著眼,此诚为画龙点睛之笔」,这一段经文最后两句,「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念老教导我们,这个「宝」字要特别重视。下面他说,「盖开法藏所开显者,即此宝也」,开法藏开这个宝,所显示的也就是这个宝。「又此宝字具三义」,这是这个字它含的意思,第一个是「美称」,赞叹的意思,「如尊佛而名为宝王如来」,宝王是对如来的赞叹、赞美,「赞美念佛三昧曰宝王三昧」,这个宝全都是赞叹的意思。「尊佛菩萨之印契为宝印等」,印契是佛菩萨给我们印证的,给我们证明的,我们没有想错、没有看错、没有讲错、没有做错,佛菩萨给我们印证,这叫宝印。这都是第一个意思,赞美的意思。第二个意思,「宝乃梵语摩尼之译名」,梵语摩尼翻成中国意思就翻成宝。所以,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有摩尼宝、摩尼宝珠,看到这些词。这个翻译是梵华合译,摩尼是梵语,宝是中国字,意思相同,所以把摩尼,宝也放在后面,称摩尼宝。「《仁王经良贲疏》曰:梵云摩尼,此翻为宝。会意翻云,如意宝珠,随意所求皆满足故。」如果你得如意宝珠,一切所求都能满你的愿。世间有没有如意宝珠?未必真有,佛法里面所称的如意宝珠都是形容妙法的,你要得到妙法,就像得到摩尼宝珠一样,尤其是大乘法,真正得到,确实。一个人修学得三昧,开悟了,摩尼宝珠就得到,开悟是什么?开发自性本有的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是自性,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相好是真的,这个不是假的,而且是无尽的,成语里面所说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真的宝,用摩尼宝珠来形容它、来比喻它。这个宝只有诸佛如来知道,所以他们能将一生的精力、一生的时间认真学习,依照古圣先贤的道路。一切菩萨成佛的道路叫戒定慧,依戒得定,因定开慧,摩尼宝藏就出现了,这是佛门修学真正的目标。开智慧也有上中下三品,上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成佛了,这上品;中品是菩萨,也可以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了,习气还没断掉;再其次的,得定,也开悟了,证阿罗汉果,超越六道轮回,没有超越四圣法界。这是佛法修学在果德上来讲上中下三等,都能称之为摩尼宝。底下引用的《涅盘经》,九是第九卷,「曰:摩尼珠,投於浊水,水即为清」。《弥陀疏钞》里,莲池大师讲的,「明珠投於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於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这是用摩尼宝珠比喻佛号。凡夫的心是乱的、是有染污的,混浊,念佛就像清水珠一样,把你染污、杂乱的心恢复清净。真心本来是清净的,本来是平等的,本来是觉而不迷的,为什么现在会变成这个样子?世尊一语道破,「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说妄想、说执著,当中还有个分别省略掉,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其实,真心怎么会有染污,哪有这种道理?真心里面怎么可能有夹杂?有夹杂、有染污不可以叫真。真心永远是真的,纵然堕落在阿鼻地狱,它也没有受染污。那佛说这个话什么意思?我们要会听,要懂得,愿解如来真实义,要懂得他所说话的意思。要知道,妄想分别执著是妄心,不是真心。这什么东西?大乘教里面讲的是阿赖耶,阿赖耶又名染污意,妄心,不是真心。可是我们迷了,就迷在妄心里头;真心呢?真心忘掉了,时间久了反而陌生了。佛说真心,我们听得很讶异,什么叫真心?真心在哪里?妄心有生有灭,真心不生不灭,不一样!我们把妄心放下,恢复本来面目,用真心,不用妄心,你就成佛、成菩萨了。这个菩萨不是普通菩萨,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法身大士,不是十法界的菩萨,是如来实报土里面的菩萨。这问题解决了,你真的证得如意宝珠,你真得到了,你得到大自在,你得到的是真解脱,大自在!这个境界里面没有妄心,没有妄心就是告诉你,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它起作用,万德万能,无量智慧、无量相好,用这种德能相好教化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苦难众生,苦难众生就是迷而不觉。觉太难了!不肯放下分别执著的那就是不觉,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早年,章嘉大师跟我讲过,不止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