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现状及进展简述_陈淑琼VIP免费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现状及进展简述_陈淑琼_第1页
1/3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现状及进展简述_陈淑琼_第2页
2/3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现状及进展简述_陈淑琼_第3页
3/3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27卷第16期Vol.27,No.16,Aug2014JMedTheor&Prac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现状及进展简述陈淑琼曹鸿远咸宁市结核病防治院,湖北省咸宁市437100关键词结核病实验室诊断现状进展中图分类号:R52;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85(2014)16-2135-03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我国的结核病疫情相当严重,结核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快速准确的诊断是结核病控制的关键,而传统的结核病检查方法存在一定的缺点。近几年来,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在细菌学、血清生化、免疫学检查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进展,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的逐步深入,有关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也逐渐应用于临床。现分别简述如下。1细菌学检查1.1痰涂片找结核菌仍是首选的方法简单、价格低廉、特异性强的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方法,如传统的萋尼氏抗酸染色,缺点是敏感度较低。目前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推广的荧光染色发光二极管(LED)显微镜检较抗酸染色可提高工作效率(约快2.5倍),敏感度虽也有所提升[1],但仍不能较好的满足临床要求。1.2结核菌培养有固体、半固体及液体培养基三种。传统的方法是以酸罗氏培养基及丙酮酸钠培养基为载体的固体培养,阳性率虽比涂片法高,但由于结核菌的慢生长特性,报告结果费时长,阴性结果要满8周,阳性结果一般也要3~4周以上。半固体培养基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一直致力于提高结核菌生长速度方面的研究,但收效甚微,故而逐渐转向于如何快速检出方面的研究。目前临床上应用的BACTEC960系统、A-LERT-3D系统等都是采用液体培养基,利用连续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在生长过程中由于耗氧而引起的荧光强度的变化或通过固相颜色感应器感应培养管内的CO2浓度变化而实现快速检出的方法,可将结果报告的时间缩短到10~14d,缺点是仪器试剂较昂贵,限制了它的普遍应用。也有手工法的液体指示剂培养基应用于临床,但其特异性和敏感度有待进一步验证,另外由于缺少自动化仪器的支持,样本量较大时观察也比较繁琐。1.3结核药敏方法学有绝对浓度法、抗性比例法、比例法,其中间接比例法是检测在临界药物浓度下的耐药比例,能够更好的克服由接种量引起的耐药变异,是与WHO接轨的方法,也是其他方法参考的金标准。1.3.1手工比例法:为目前常用方法,缺点是耗时长,操作较繁琐,从培养到药敏出结果至少要2~3个月,且实验必须在BSL-2级以上的实验室才能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较大。1.3.2仪器比例法:以BACTEC960系统为代表的仪器法较之手工比例法可缩短检测周期,而昂贵的仪器试剂也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1.3.3显微镜直视下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标本用24孔细胞培养板进行液体培养,一定时间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结核杆菌索状结构形成与否与对照孔比较来判断是否耐药的一种技术,其优点是能连续观察分枝杆菌生长过程,但成为临床常规方法有一定难度。2血清学指标检测2.1腺苷脱氨酶(ADA)对结核病尤其是结核性胸(腹)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以高于40U/L为标准,诊断结核性胸(腹)膜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95%以上[2]。同时检测血清ADA活性诊断价值更大,结核性胸(腹)膜腔积液ADA与血清ADA比值基本上都≥1。2.2乳酸脱氢酶(LDH)主要用于积液性质的鉴别诊断,>200U为渗出液,与血清LDH比值≥0.6为渗出液,<0.6为漏出液。结核性胸(腹)膜腔积液LDH活性均>200U,与癌性胸(腹)膜腔积液LDH活性无显著性差异,但癌性胸(腹)膜腔积液LDH活性与血清LDH活性呈一致性增高,而结核性胸(腹)膜炎患者血清LDH活性常低于胸(腹)膜腔积液LDH活性。2.3CA-125有报道血清CA-125可作为胸(腹)膜腔积液鉴别诊断及结核性胸(腹)膜炎疗效观察的指标。肿瘤患者与炎性积液患者治疗前、后CA-125浓度无明显变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现状及进展简述_陈淑琼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