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浴行业健康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根据2021年七普数据公布,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2.64亿人,占比18.7%,距深度老龄化一步之遥。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人洗澡难现象愈加普遍。破解这一难题,不止关乎老人个人卫生,也关乎老人的体面与尊严。给老人洗澡是个“大工程”,尤其是上门助浴,细节更是繁杂。据了解,全国各地很多养老机构把助浴作为居家养老业务开展的主流业务,助浴业务开始在养老圈变得热火朝天。但是随着助浴业务的开展,伴随而来的助浴困境也是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老年人观念落后,对助浴概念认识不足。老年人特别注重隐私,虽然洗澡对于老年人来说比较困难,也有很大的需求,但是受传统思想禁锢,大部分老年人很难接受陌生人为自己洗澡,或者说有些老人只能接受同性别的助浴师帮忙洗澡。比如:有的老年人面对陌生人触碰自己,表现得异常紧张,结果就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问题,导致助浴中断;有的老年人常年卧床,变得孤僻暴躁,并不愿意接受家人的安排。再加上助浴行业也是一个新型行业,老年人对此没有概念和不信任,因此导致行业发展缓慢。二、助浴对于居家适老化环境要求高,保温不足,老人容易受凉。很多需要助浴的老年人,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自身慢性疾病比较多,或者年龄偏大,老年人家属或老年人怕受凉;再者就是老年人居室的床或者卫生间大小不一,对于助浴设备的放置和助浴师的操作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从安全方面及操作规范考虑,助浴行业的发展也受限。三、危险系数高,没有法律保障。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我国60岁以上失能老人已超4200万,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约为16.6%。也就是说,在我国,每6位老年人中就有1生活无法自理。对于这些早已丧失行动力或卧床多年的迟暮老人们来说,长达数年无法洗澡成为一种常态,失能老人的洗澡需求大,但是风险系数高。按照助浴流程在洗澡前会对老人提前进行健康评估和风险告知。助浴师会给老人量体温、测血压、量血氧......根据老人的身体各项指标,预先评估老人的身体状况,判断是否适合洗浴,或者说应该采取怎么的方式洗浴。只有得到物理数据上的认同,并把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告知家属的情况下。助浴师们才开始铺设洗浴设备。但是尽管做了这些风险预测,但是当真正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家属的困诉和不理解,让助浴师或养老机构并不具有法律保障。四、人力成本较高,老人或家属支付困难,难以普惠。助浴工作的开展根据老人的自理程度不同,一般至少需要2—3名助浴师组成一个服务团队提供上门服务,并且助浴师都需要持证上岗,具备相对应的护理员资格证和护理知识。因此,人力成本较高,根据老人的自理程度响应的收费标准也不一样。据我了解,一家养老机构面对轻度失能老人助浴收费是120元/小时;中度失能老人助浴收费是220元/小时;重度失能老人助浴是320元/小时。甚至还有的机构比这个价格还要高,因此面对高昂的助浴费用,很多人也是望而却步。五、助浴人才不足,助浴规范不一。当前养老现状养老护理员队伍整体素质较低,观念传统守旧。现有的从业人员多数是来自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失业下岗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且其大多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等方面均存在很大不足,不能有效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其次是行业人才吸引力太小。由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社会认同低、工资待遇差、职业保障少、从业风险高等原因,养老助浴护理工作对于社会劳动力而言缺乏有效吸引力,难以吸引专业人才。并且没有规范性和可行性较高的居家助浴标准,因此服务质量和要求很难把控,社会信誉度较低,普及能力较弱。我国的助浴服务行业起步较晚,很多城市才刚刚兴起。因此,面对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我建议:一、目前,关于老年人助浴方面的相关政策较少,应该尽快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服务规范,让助浴服务更有保障,让更多老年人能接受助浴服务。二、加快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和家庭护理型床位建设工作,完善护理补贴制度。三、加快推进社区居家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完善社区居家服务中心功能室配置要求,把老年人助浴室,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硬性要求,并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