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课稿阜阳四中牛桂香一、说教材(一)、课文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六课的一首词。这个单元选取了宋代四位大家的八首词,文学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宋词的鉴赏评价能力,分析比较婉约派和豪放派在词的取材、境界和情感方面的区别。《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豪放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主要以报国无门的悲愤和乡关之思为主题,上阙重在写景,借景抒情;下阙用了三个典故,借典抒情。通过学习这首词,让学生对豪放派的风格有深入的了解,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词的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品味词的语言,体味词的意境美。”依据单元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我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用典,体会辛词的内容、艺术魅力、风格及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作者的爱国之情及思乡之感(三)、教学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我校的学情。我校的高一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较差,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有待提高,但因为高一此前已学过古典诗词,对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手法、风格已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及学生情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分析艺术特色,掌握鉴赏诗歌的一两种方法。2、反复诵读,深入文本,体悟本词独特的韵味。(一)教法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展现了一个独特的词人形象,饱含着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而情感的表达又使用了多种表现技巧来实现。因而我确定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为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讨论---鉴赏为主线,培养学生的1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诗词鉴赏能力。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应善于启发,相机诱导,教学才能获得成功。叶圣陶先生也说:“‘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授之于鱼”,更要“授之于渔”。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据此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感情。2、提问讨论法:设计问题,师生互动。3、点拨法:指点迷津,感受技巧。4、想象鉴赏法:想象画面,体会意境5、讲练结合法:精讲多练,知识延伸。(二)学法学习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也是体验的过程。不论是语文素养的提高,还是人文情操的熏陶,都离不开学生个体的参与,离不开学生自主的体验。它使语文学习不仅属于知识理性范畴,更扩展到情感、心理和人格的领域。在这节课中,我将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在个性独特的阅读中,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获得独特的感悟和体验。1、诵读:指导学生在诵读时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即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2、讨论:让学生根据问题,相互讨论,在讨论中体味作者情感。3、想象:让学生根据意象发挥想象,通过想象词意境来把握作者的情感。4、拓展:课上拓展梁衡《把栏杆拍遍》,对比阅读此词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两首词在思想感情上的不同。5、练笔:搜集类似于辛弃疾这样的英雄人物,并说出他们的一两句名言。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导学案(三)教法和学法的理论依据教法和学法力求统一。运用多媒体能创设适宜的气氛,更能增大课堂的容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音色俱备的长处。诵读法:是语文教育的优秀方法之一,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悟文章的行文脉络、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提问讨论法: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活跃课堂气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2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点拨法:在关键处,进行恰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把问题引向深入。想象鉴赏法: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能进一步的体会词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讲练结合法:在品味词的意境后,学生进行训练,有助于知识的发展深化。四、说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