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综合征一、概述脑外伤综合征为脑外伤后遗留的一组病症,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情绪不稳,倦怠乏力,耳鸣,食欲减退等症状,往往持续数月至数年以上。其中头痛较常出现。在伤后三个月内,虽有头痛、头晕等不适,系颅脑损伤恢复过程中的表现,属脑损伤之恢复期。三个月以上,上述症状尚未痊愈,而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者,可诊断为本综合征。至于脑外伤后,部分病人残留痴呆、失明、偏瘫、失语、癫痫,甚至植物状态等器质性后遗症,则不属于本综合征讨论范围。本病归属中医“头痛”、“眩晕”范畴。二、西医诊断颅脑外伤三月以上,上述症状尚未痊愈,而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者可诊断为本病。患者以头痛为最常见,多为胀痛或搏动性痛,可轻可重,性质及部位个人不同,可因劳动,气候变化,噪音、震动、用脑过度等因素引起或加重。此外可出现头晕。头晕与体位改变、劳累等关系密切。三、辨证分型(一)气滞血瘀证头痛如刺,痛有定处,兼有胸闷,烦躁,纳呆,注意力不集中等,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苔薄白,脉细涩。(二)气阴两虚证头痛绵绵,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耳鸣目眩,心悸气短,便溏食少,遗精带下,舌红,苔薄,脉细无力。四、治疗方案(一)心理治疗1、解释:耐心听取患者倾诉,并向其说明疾病的性质及预后,取得病人的信任及配合。2、鼓励及安慰: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消除悲观情绪。3、暗示及保证:运用医生的权威性,依靠医生知识及治疗的力量,通过言语、药物结合暗示,使患者接受医生的观念从而消除症状。1(二)西医治疗西医目前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1、头痛比较明显,可予止痛剂,如选百服宁500mg,每天3-4次;泰诺林控释片650mg,每天1-2次。2、严重失眠者,可给镇静剂,如阿普唑仑0.4mg,睡前口服。3、抑郁倾向者,可给抗抑郁药,可选黛利新,每天2片,早晨一次,顿服或早晨及中午各服1片;百忧解20mg,早晨口服。4、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B12100mg,隔日一次肌肉注射;或用弥可保500μg,隔日一次,肌肉注射或口服。5、脑代谢功能活化剂可选用胞二磷胆碱500-1000mg加入葡萄糖液500ml内静滴,每天一次;脑复新100-200mg,每天三次;都可喜片,每天二次口服。(三)辨证论治1、气滞血瘀证治法: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方药:通窍活血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甘草麝香生姜葱白柴胡香附枳壳陈皮等如有头晕,耳鸣可加以天麻,钩藤以平肝风。2、气阴两虚证治法:养阴补肾,益气健脾方药:大补元煎合补中益气汤加减熟地山茱萸山药杞子当归杜仲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升麻柴胡陈皮等(四)其他疗法:对于上述治疗效果不理想的药物还可以使用针灸治疗。1、以督脉为主,选百会,印堂,风府,大椎为主穴,选风池,太阳,神门,足三里,合谷,内关,三阴交太冲为配穴,每天或隔天一次,20刺为一疗程。2、耳针,选神门,皮质下,内分泌2五、应用策略(一)脑外伤后综合征的治疗:必须先认真倾听病人的陈述,再作全面细致的检查,对患者的病痛应表示关注、耐心开导、解除忧虑,使病人树立信心,才能认真疾病、战胜疾病。尤其是对那些惧怕自己患有“脑震荡后遗症”而多方求医的病人,更要从医学的角度加以讲解,消除疑虑。这类病人往往在伤前或伤后曾经按受过不少错误的概念,特别是医源性的不良影响。(二)为了使病人恢复身心的健康,还应积极参加户外活动,锻炼身体,生活规律化,纠正不良习惯和嗜好,尽早恢复力所能及的工作,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主动参与社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到心情开朗、情绪稳定、工作顺利、家庭和睦,则更有益于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全康复。(三)西医对症治疗和中医辨证施治并重,还可配合针灸治疗。六、疗效评判(一)有效:主观症状消失,可参加正常工作生活。(二)显效:部分症状消失。(三)无效: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七、参考文献[1]梁善勇,王伟伟,张华志.脑震宁、谷维素、脑益嗪口服及耳针疗法治疗脑外伤综合征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08,(05)[2]杨力.直面心理危机.科学养生,2008,(03)[3]张昕,黄李法.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93例.浙江中医杂志,200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