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数民族诉讼观念调查研究问卷一.受访者基本情况A1.您的年龄是()1.20岁以下2.20岁—30岁3.31岁—40岁2.41岁—50岁3.51岁—60岁6.61岁以上A2.您是民族是()1.汉族2.壮族3.瑶族4.侗族5.苗族6.其他少数民族A3.您的性别是()1.男2女A4..您的教育程度()1.未受过教育2.小学3初中4.中专4.高中5.大专6.大学及以上A5.您的职业是()1.农民2.外出打工者3.个体户4.干部或公务员5.法律工作者A6您的身份是()1.本地常住族民2.外来打工族民3.长期外出打工返乡族民4.外嫁族民A7.您是否经常在外地打工()1.经常外出2.偶尔外出3.从来没有外出打工过A8您的政治面貌是()1.中共党员2.民主党派3.团员4.群众A9a.您的婚姻状况()1.未婚2.已婚3.离婚和丧偶后再婚4.其他A9b.您配偶是哪里人?1.本村人2.外村人、本镇人3.外镇人、本县人4.外县人、广西人5.外省人A10您的个人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1.工资收入2.打工收入3.种地收入4.其他A11您的月收入是多少()1.500以下2.500—1500元3.1500—2500元4.2500—3500元5.3500元以上A12您认为你的生活水平层次是()1.上层2中层3.下层2A13您家庭主要支出在哪个方面()1.生产资料的购买(农具、种子、化肥等)2.生活必需(吃、用)3.儿女读书4.娱乐消费5.其他二.少数民族诉讼观念调查B1.在您生活的地方,政府及相关组织是否对老百姓开展过法律教育活动,如:普法宣传活动,发放法律知识手册等。()A.开展过,次数很多B.偶尔会有一次C.从未开展过B2.在您生活的地方,政府及相关组织如果对老百姓开展过法律教育活动,如:普法宣传活动,发放法律知识手册,你会感兴趣么?()1.感兴趣2.不感兴趣B3.您知道您所生活的地方有“乡规民约”吗?()1.有2没有(跳答B5题)B4.据您所知本地的“乡规民约”现在还起作用吗?()1.起很大的作用2.起一些作用3完全没有作用B5.你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用途是什么()1.法律能保护老百姓的权利2.法律是用来管老百姓的3.法律是制裁犯罪分子的B6.你认为法律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何:()1非常重要,我有麻烦首先想到法律途径解决,没有法律我就没有办法生活2比较重要,我有时会尝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3一般吧,我基本不主动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除非迫不得已4法律根本没用B7.您所在地方是否有纠纷解决机构或组织或法律援助机构()1.有2.没有3.不清楚B8.您曾去法院打过官司吗?()1.去过2.没有去过B9.在生活中,你是否愿意通过打官司的方式来解决问题()1愿意通过打官司解决2.用尽办法都解决不了问题,只好打官司3.不会考虑打官司B10.您认为解决纠纷的方式中,哪一种的效果最好?()1.私下协商解决2.政府部门解决3.村委会或居委会解决4.村中有威信的人5.司法部门6.去法院打官司B11.据您所知,其他人一旦发生了纠纷,一般是采取什么方式解决?()1.私下协商解决2.政府部门解决3.村委会或居委会解决4.村中有威3信的人5.去法院打官司B12.您认为本地的乡村秩序主要靠什么来维持?()(可多选)1.国家的法律法规2.乡规民约3.道德约束4.自然而然的维持5.不需要强制规则维持B13.您是否信任法院能维护老百姓的权利?()1.完全信任(选1跳至第B16题)2.偶尔信任,有的时候能维护老百姓权利3.完全不信任B14.您不完全信任或完全不信任法院的原因是什么()1.打官司要找关系,不然很难赢2.法院的工作人员没有做到为民服务3.法院的诉讼程序太过复杂4.民族内部的解决方式比打官司更有效B15.下列离婚方式,您认为在生活中比较普遍的是哪一种()1.民族习惯中规定的离婚方式2.协议离婚3.诉讼离婚B16.如果你身边的人去法院起诉离婚,你会怎么看?()1.完全可以接受,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表现2.可以接受,但是觉得没必要弄到法庭上3.难以接受,离婚是大事,我们的民族习惯不接受离婚,甚至会受到惩罚4.难以接受,这种事不能闹到法庭上B17.如果未生育子女的妇女不被允许继承丈夫的遗产,您认为她首先应该用什么方式解决?()1.私下协商2.请村干部或有威望的人调解3.请求政府部门或司法局调解4.去法院打官司5.不了解B18.您所知道的最常见的关于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是什么?()1.私下协商2.找第三方调解3.仲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