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病句辨析的重要看点一、看两面词有些句子的语病往往就在两面词上,句子中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能不能”“成败”“好坏”“优劣”这类词,我们就要仔细分析该句是否有“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的语病。二、看代词使用代词的目的是使行文简洁。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指代不明,使文意模糊。在病句题中,代词使用的考查也较常见,所以一旦句中出现了代词,就要认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对象。如果文中述及两个以上的对象,而下文使用的代词往往只指代其中之一,就会造成表意不明的错误。例如:1、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2005年高考湖北卷)2、忠王李秀成临刑前是不是很英勇呢?从一些记载上看,不是这样的。三、看介词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易造成主语残缺或主客体颠倒等语病。因此我们要看清介词和介词短语的使用。(1)、看句首介词,是否掩盖主语。1、自199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人超过计划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2005年高考全国卷1)(2)、看“关于、对于”。“关于”表示关涉对象,其组成的接滨短语只能用在主语前。“对、对于”表示动词谓语的对象,放在主语的前面后面均可。例如:2、3月17,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做了详细的报道。(4)看搭配。(一)许多介词是成对出现的,要看它们的搭配是否得当;而且有些介词的后面跟的是宾语,应该是名词(或代词)或名词性短语,而不能跟动词。例如:8、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从大家信赖和关怀下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5)看介词的宾语。介词后要带宾语,才能构成介宾短,有些介词看似有宾语,但实际上缺少宾语的中心语。例如:13、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2006年安徽卷)、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3期饲养员培训班。(6)介词残缺。介词必须与宾语组成介宾短语,才能修饰其他句子成分。如果只有宾语而缺少介词,就会使句子产生语病。例如:16、他所写的《文学悟语》中就提出了写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主张,该主张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17、我没有任何理由同我交往了十几年的朋友分手。在固定词语“以„„为„„”中,介词“以”也常常残缺。这种病句有很大的典型性,需要引起注意。例如:19、走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环境经济之路,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20、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达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量的《哥本哈根协议》。其实,目前各国最需要的是提高到法律规则为工具的高度来应对气候变化。(7)语序不当。介宾短语作状语成分,要放在它所修饰的谓语之前;一个句子中有时也可能会出现两个以上的介宾短语,这时候,也有固定的顺序:先是表示目的的介宾短语,然后是表时间的再后是表示处所的,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必须紧挨着中心词。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则,都有可能造成语序不当。例如:22、某些商家违背商业道德,利用中小学生具有的好奇心理和在考试作弊并不鲜见的情况下,为“隐形笔”大做广告。26、巴普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实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做实验的架子上。四、看否定词(1)很多句子的语病出现在否定词上,常见错误有多重否定中由于多用了否定词,而表意相反了,或者多重否定句与反问句连用造成表意不符。例如: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2005年高考天津卷)【点拨】缺乏的不是“勇气不足”,不是“谋略不当”,而是缺乏“勇气和谋略”应改为“一是勇气,二是谋略”。(2)做病句题时,除了关注“否、不、非”等常用否定副词之外,还要留心那些表示否定意义的否定动词(也称隐性否定词),如“放弃”、“拒绝”、“缺乏”、“避免”、“禁止”、“缺少”、“忘记”、“终止”、“否认”、“推翻”、“排除”、“免去”、“取消”、“忽视”、“忌”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