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细菌的结构及分类2、能说出细菌分裂的方式3、能区分细菌和真菌的区别及了解常见的真菌的繁殖方式4、了解细菌真菌的利弊5、知道食物保存的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老师播放相关视频,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然后老师评价和总结。2、学会与小组其他同学积极讨论,正确认识细菌与真菌。(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了解细菌与真菌,更深的理解我们平时为什么要注意卫生。2、知道了人类对真菌的利用,知道了各种食用菌,感叹科学的力量二、教学重点1、细菌真菌的繁殖方式2、细菌和真菌结构上的区别3、知道食物保存的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难点1、细菌真菌的繁殖方式2、细菌和真菌结构上的区别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上课必备的投影仪及相关的视频与图片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为什么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和父母就教育我们要注意卫生,要我们多洗手,洗澡。不然会有细菌。那细菌是怎样的呢?大家是不是很好奇。这节课我们要一起认识细菌和真菌。相信他们的世界也很精彩。新课讲解:一、细菌使肉发臭的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细菌。细菌很小,用放大镜看不到单个的细菌,但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细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即菌落。在猪肉块上看到的每一团细菌就是一个菌落。若有条件可以带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细菌的样子,若没有也可以用PPT或者视频展示。然后让学生看书说说细菌的结构。1、细菌的结构(1)细菌的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2)细菌没有叶绿体,也没有摄食结构,要依赖现存的有机物生存。2、细菌按形态分类:螺旋菌、球菌、杆菌此处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螺旋菌、球菌、杆菌的图片,让学生更好记住细菌的分类。3、细菌的繁殖细菌分布广,数量多,繁殖快。细菌的繁殖方式:分裂生殖;无性生殖4、细菌的利与弊此处老师讲完细菌的不好的地方,可以询问:古话都说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那细菌真得百害无一益吗?引出细菌有利的一点。弊:1、有些细菌会使食物腐烂变臭。2、有些细菌会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利:1、能治病;如大肠杆菌能合成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E。2、利用细菌可以制成酸奶,酸乳酪,醋,泡菜,酸菜等。3、细菌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环境物质再循环。阅读:巴斯德消毒法有些食物不能用高温加热(如奶),否则会影响它们的营养和味道。对于这些食物,我们可快速将它们加热至一定温度(一般为80℃),持续半分钟,然后迅速冷却。这样既能杀死食物中的大部分微生物,又能保持原有的味道。这种加热法叫做巴斯德消毒法,是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发明的。二、真菌使面包发霉的是一种霉菌——面包霉。这里老师可以把细菌与真菌的图片一起展示,便于讲解。1、霉菌的结构(与细菌结构比较)真菌在细胞结构上,它与植物细胞相似,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2、真菌的种类:霉菌、食用真菌、酵母菌。这里可以展示多种食用菌,并讲解人类对酵母菌的利用。3、霉菌繁殖、食用菌的繁殖——孢子繁殖酵母菌的繁殖——出芽生殖(结构)4、真菌的利与弊弊:1、有些真菌会使食物发霉;2、有些真菌会引起皮肤病(如指甲病等);利:1、蘑菇,木耳等可以食用;2、真菌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环境物质再循环;3、利用酵母菌可以发酵面包,酿酒;4、利用青霉菌可以制造青霉素;5、细菌和真菌,通常也称为微生物。几乎所有的食物上都有微生物。课外延伸这里老师可以提问:为什么真空包装可以使实物保存久一些?为什么冬天妈妈腌制的咸肉不会坏?为什么东西放冰箱就不容易坏了?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回答,老师要给予肯定。1、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是什么?(1)适宜的温度(2)水分(3)空气2、食物的保存方法:1、冷藏法2、加热法3、干藏法4、真空保存法5、充氮气或二氧化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