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7、6》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已经掌握的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十几减7和6。2、在算法多样化的体验中,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及想加算减。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7和6的计算方法。一、情景导入:同学们请看(出示图)小明和小红去公园玩,他们来到鱼池旁,你听小明在考小红:“鱼池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可是小红不知道,你能帮帮她吗?生很快数出(13条)二、引导探究:1、师质疑:有13条金鱼,黑的有7条,红的有几条呢?2、生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3汇报交流,说一说。师:那怎么列式解决呢?4、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列式解决5、汇报说一说,师板书:13-7=6(条)6、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7、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师板书方法)方法一:10-7=33+3=6方法二:13-3=1010-4=6方法三:7+6=1313-7=68、算法优化:这么多种算法,小朋友觉得哪一种最容易算?9、试一试。让生完成13条金鱼,红的有6条,黑的有几条?让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算法,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10、概括总结:让生个别说说哪种方法简单。三、巩固应用:1、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先看图同桌互相说说图意,再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算法。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在书上,后集体订正。叫个别生说说算理。(想加算减)。3、做一做第3题。先计算,再比较。观察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5、游戏“过独木桥”:同学们,如果你们算对了就可以过桥了,看谁先过桥。(1)小组合作口算。(2)比较十几减7和十几减6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四、反馈评价: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7、6)板书设计:十几减7、613-7=6方法一:10–7=33+3=6方法二:13–3=1010-4=6方法三:7+(6)=1313-7=6【教学反思:本节课在前面学习十几减9和8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虽然书本上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口算方法,孩子们对十几减9和8的学习理解很全面到位,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知识的迁移类推,在课堂上当学生列出13-7这一算式后,我就让孩子们说说是怎样想的,发现许多孩子知道答案是6,几乎都能说上来是怎么计算的。是这样三种方法:一是13可以分成3和4,13减3等于10,10减4等于6,所以13减7等于6;二是10减7等于3,3加3等于6,所以13减7等于6;三是想到了7加6等于13,所以13减7等于6,这也就是书本上的第三种方法。至于前两种方法在本节课中只是个辅助,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明白“想加算减”通过三种方法的比较,让学生知道哪种方法最简便。更让他们懂得在以后的计算中尽量选择最简单的方法去做,既省时又不容易出错教学中我就结合书本上的情境图,引导孩子们理解,,孩子都能很好的接受,在后来的练习中孩子们表现得也很出色。总之,本节课孩子们掌握得比较好,计算的正确率很高,而且口算得相当快,令人欣慰的是:“想加法算减法”是孩子们乐于用的一种方式,并且在上学期对求加法中的未知数练习得也比较多,所以现在计算起减法来轻松自如。也可能是学生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理解透彻。当然美中也有不足,整节课堂中,由于学生接受的比较快,我给学生留的思考时间太少,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练习设计较少,导致提前下课。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在课堂中要随机应变,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深入钻研教材教法,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十几减7、6》教学设计叶兵兵五里铺中心小学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