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一VIP免费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一_第1页
1/3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一_第2页
2/3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一_第3页
3/3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拥挤、孔隙、仰卧、臀部、蜿蜒、突兀森郁”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教学重难点: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旅游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感情。课前准备:搜集有关石钟乳、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可以做成课件。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五十年前的4月14日,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曾游览过一个地方,并且把他游览的经过写了下来,这个地方就是浙江省金华的双龙洞。这节课,让我们随叶圣陶老爷爷一起去游览一番吧!2.出示课题,(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指名读,齐读。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本文是一篇游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出示生词:“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指名认读,教师和学生共同正音。教师强调生字“浙”的读音是zhè,不要读成zhé;“蜿”的读音是wān;“蜒”字中间是“廴”,不是“辶”。要求学生在读写时注意。3.相机理解如下词语:油桐、溶洞、石钟乳、石笋(教师相机展示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4.再默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记叙了游金华双龙洞的经过。)三、探寻游踪,理清条理1.再读课文,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游览双龙洞的?(游览顺序)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点?根据作者游览的顺序,画一张游览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完成。)2.汇报交流,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金华→罗店→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3.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四、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五、品读交流,理解深化1.品赏路上的见闻,讲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1)作者出了金华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词语。(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溪流。)(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给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板书:一片明艳)(3)观看图片,亲自感受。你觉得路上的景色如何?指导有感情地朗读。(4)作者还听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随着山势……变换调子。”)其中“随着、时而、时时”加点,说说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句:溪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的变化?学生想象、体会,练读此句。2.小结:作者一路上迎着小溪,看到了美丽的山景,这令他多么愉悦啊!那么他又是怎样游览外洞和内洞的呢?下节课我们接着研读。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词。教师相机巡视指导,展示优秀作业。2.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造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