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课题2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分离与计数点此播放教学视频课题背景课题背景11、尿素的利用、尿素的利用::尿素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农业氮肥。尿素尿素不能直接不能直接被农被农作物作物吸收。吸收。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氨分解成氨之后才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能被植物利用。22、细菌利用尿素的原因、细菌利用尿素的原因::点此播放教学视频33、课题目的、课题目的①①从土壤中从土壤中分离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②②统计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这样的细菌每克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这样的细菌一一..研究思路研究思路㈠㈠..筛选菌株筛选菌株㈡㈡..统计菌落数目统计菌落数目㈢㈢..设置对照设置对照点此播放教学视频(一)筛选菌株(一)筛选菌株水生耐热细菌Taq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启示启示??点此播放教学视频15.0g15.0g琼脂琼脂1.0g1.0g尿素尿素10.0g10.0g葡萄糖葡萄糖0.2g0.2gMgSOMgSO4`4`7H7H22OO2.1g2.1gNaHNaH22POPO441.4g1.4gKHKH22POPO44思考:思考:①①从物理性质看此培养基属于哪类?从物理性质看此培养基属于哪类?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点此播放教学视频②②在此培养基中哪些作为碳源、氮源?在此培养基中哪些作为碳源、氮源?碳源:碳源:葡萄糖、尿素葡萄糖、尿素氮源:氮源:尿素尿素培养基的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只有能合成脲酶脲酶的微生物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缺乏缺乏脲酶的微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33、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点此播放教学视频1.1.间接计数法(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活菌计数法)⑴⑴原理:原理:在稀释度足够高时,微生物在固体培在稀释度足够高时,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一个菌落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养基上所形成的一个菌落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的,即一个菌落代表原先的一个单细胞。而成的,即一个菌落代表原先的一个单细胞。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C÷V)×M(C÷V)×M其中,其中,C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均菌落数,V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的体积(ml)(ml),,MM代表稀释倍数。代表稀释倍数。22、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直接计数:㈡㈡..统计菌落数目:统计菌落数目:点此播放教学视频说明说明设置重复组设置重复组的重要性。的重要性。第一位同学只涂布了一个平板,没有设置重复组,因此结果不具有说服力。第二位同学考虑到设置重复组的问题,涂布了3个平板,但是,其中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太远,说明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了错误,因此,不能简单地将3个平板的计数值用来求平均值。这个实例启示学生,在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涂布至少3个平板,作为重复组,才能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在分析实验结果时,一定要考虑所设置的重复组的结果是否一致,结果不一致,意味着操作有误,需要重新实验。注意事项注意事项①①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300——300的平板上进行计数。的平板上进行计数。②②为使结果接近真实值可将为使结果接近真实值可将同一稀释度加到三同一稀释度加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平皿中个或三个以上的平皿中,经涂布,培养计算出,经涂布,培养计算出菌落菌落平均数平均数。。③③统计的菌落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统计的菌落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点此播放教学视频计数法计数法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活菌平板计数法、活菌平板计数法、比浊法(比浊法(原理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