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念奴娇赤壁怀古-(2)VIP免费

念奴娇赤壁怀古-(2)_第1页
1/15
念奴娇赤壁怀古-(2)_第2页
2/15
念奴娇赤壁怀古-(2)_第3页
3/15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一、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疏通字词,把握节奏、情感。táoguānqiánglǔ浪淘尽纶巾樯橹huāhuánlèi华发一尊还酹江月2、读课文,简单概括上、下片的内容大江、赤壁乱石、惊涛所见所想淘尽风流人物涌现多少豪杰所忆雄姿英发周郎风流潇洒才华横溢多情善感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人生如梦所慨下片上片写景抒情二、细读课文,赏析下列语句(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3)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江东去”写出了万里长江向东奔流的磅礴气势,“淘尽”二字写出了江中波涛的强大、汹涌,并将写景与写人融合为一,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写出了赤壁山势之险要高峻,“拍”写出了水势之汹涌澎湃,“卷”写出了浪花飞溅的奇丽景象,三字勾画出了赤壁雄奇壮丽的景色,令人想到了当年赤壁之战的壮阔场面,从而为下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雄壮的气氛。乱石、惊涛、千堆雪这些意象,场面宏大、气势非凡,描绘出一幅雄伟、壮丽的图画,为全词营造了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3)、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谈笑间”写出了周瑜指挥若定、从容不迫的大将风度。“灰飞烟灭”写出了强大的敌人在周瑜面前的不堪一击。整句抒发了作者对周瑜年轻有为功成名就的仰慕和赞扬之情。(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也不过随着滚滚江水流走,在奔流不息的长江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不如将一切抛开,与江月共饮。表达出作者豪放、旷达的精神。三、概括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因为诗人年逾半百却功业无成,被贬于此,失望与苦闷的心情流露在诗中,但最后一句“一尊还酹江月”却表现出了一个与江月为友,达观洒脱的苏轼。全诗通过描绘赤壁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身坎坷人生的感慨,表现出一种豪迈、奔放的情怀。思考:1、千古风流人物中作者单单提到了周瑜,在此有何作用?周瑜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年纪轻轻就已功成名就,在此写周瑜其实是反衬自己年将半百,却被贬谪,功业无成,其中既有对周瑜的仰慕,又有对自己的慨叹。2、从情感表现上比较《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节选)比较结果:1、都是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时期,都流露出了壮志难酬的抑郁和苦闷之情。2、都通过写江水流逝表达对时光逝去的慨叹。3、都有消极苍凉的思绪,但都通过写与江月为友,表达了他旷达洒脱的情怀。达观的苏轼儒家讲学而优则仕,学习就是为了做官,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讲出世是一种修行,要超然世外,无拘无束,逍遥济世,羽化成仙。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正是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走入官场,但在新旧党派的争斗中却屡受打击,这时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正是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融会贯通才造就了这样一个在逆境中仍然旷达、乐观的苏轼,才为后世留下了这么多优秀的诗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念奴娇赤壁怀古-(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