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地区》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2)认识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过程与方法分析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内存联系,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1)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2)极地地区的特殊的自然环境。(3)极地地区主要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教学难点】(1)极地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2)极地地区环境的重要性。【教学方法】读图、析图、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北极熊和企鹅的图片探索活动:哪幅图展示的是南极地区的自然景观?哪幅图展示的是北极地区的自然景观?请你简要说出判断理由。(学生回答)明确:A表示北极地区,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北极熊;B表示南极地区,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企鹅。过渡:今天,我们来学习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而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又称为极地地区。二、新课学习(一)位置和范围活动1:1.找出南极圈和600S纬线,说明其纬度位置和范围。2.找出环绕南极大陆的三个大洋,说出其海陆位置。3.相对于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哪里?4.在图中合适位置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学生读图探究回答)明确:1.南极地区泛指600S以南的区域,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边的水域。2.以南极半岛为参照,东侧是大西洋,西侧是太平洋,南极大陆最宽阔的地区所对应的是印度洋。3.相对于南极点来说,每一个方向都是北方。4.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活动2:1.找出北极圈,说明其纬度位置和范围。2.找出环绕北冰洋的三大洲,说明其海陆位置。3.相对于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哪里?4.在图中合适位置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学生读图探究回答)明确:1.北极地区一般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面积约2100万平方千米,主体是北冰洋,大部分属于国际公共海域。2.以格陵兰岛为参照,西侧是北美洲,东侧是欧洲和亚洲。3.相对于北极点来说,每一个方向都指向南方。4.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读图练习:1.你能判断这是南极还是北极吗?2.怎样利用地球自转方向辨别东经和西经?3.同一经线或纬线如何辨别方向?(学生读图回答)明确:1.利用极点判断,N代表北极,S代表南极。2.北逆南顺,箭头所指方向为东,箭尾所指方向为西。3.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正北方向,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正西方向。小试牛刀:读图辨方向1.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其他点全在其(北)方。2.标出地球自转方向。(顺时针)3.在(正北)方向,在(正西)方向,在的(西南)方向,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向。(二)冰天雪地(1)南极地区提问:读南极洲地形剖面图,说说南极洲地形有什么特征?(学生读图回答)明确: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余米,是名副其实的冰雪高原。展示南极洲气候图,提问:读图,南极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有什么特点?(学生读图回答)明确:酷寒、降水稀少。展示南极洲大风的图片:南极洲平均风速17.8米/秒,沿岸地面风速常达45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以上,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和最多风的地区。归纳总结: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酷寒、干燥、烈风。“固体水库”:南极大陆冰盖的平均厚度约为2000米,其巨大的冰体占地球淡水总量的3/4。据估算,南极地区蕴藏的淡水可供人类使用7500年。提问:南极地区主要的动物有哪些?(学生回答)南极地区的动物主要有:企鹅、磷虾、海象。讲解:南极地区自然环境虽然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但是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却是地球自然环境的“晴雨表”。(2)北极地区展示北极地区气候图,提问:北极地区气候有什么特点?(学生读图回答)明确: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即使在8月份,平均气温仍然在-80C左右。年降水量在100~300毫米之间。对比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气候图,提问: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明确: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比,气温更低,降水更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