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摩擦力,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力的现象。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能够对问题提出有根据的猜想与假设,能设计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对自己设计的实验能搜集数据和证据,并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得出结论。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解释生活中的摩擦现象。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主的实验探究。三:教学过程:情景引入:教师演示实验筷子提米,提问学生是什么力能使筷子提起米?学生演示实验:模拟拔河比赛,第一次正常拔河,第二次在一个学生手中擦水,提出问题,拔河比赛中致胜的关键是什么力?从而引出本节教学内容:摩擦力。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有关摩擦力的例子,ppt展示生活中用到摩擦力的例子瓶盖凹凸不平,轮胎表面的花纹,小女孩爬树总结给出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他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回忆里的三要素,要研究一个力,从力的三要素出发。3、摩擦力的三要素:方向,作用点的讲解。演示实验:刷子在桌面上移动时,让学生回答刷子形变的方向,从而得出摩擦力的方向。再分别向不同方向运动,判断摩擦力的方向。举出不同的例子说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双手拿着泥鳅比单手拿着更稳,引导学生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接触面积有关;戴手套抓鱼更容易抓到,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推动一张课桌比推动一张讲台容易,猜想摩擦力大小可能与质量有关等。做一做: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教师示范: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只要用弹簧秤测出拉力的大小,就知道了摩擦力的大小。小组讨论:研究一个物理量可能同时与几个因素有关时,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来研究?控制变量法以探究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的关系为例讲解。如何通过实验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这些因素的关系?实验器材选取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砝码、木块、毛巾等各组学生分别汇报准备进行的实验方法。(2)学生以组为单位,安排好每个人的实验分工。比一比:看谁的实验做的好学生按照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议一议:学生反馈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各组实验数据分享。想想如何分析实验数据表?分析实验数据看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是什么关系。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无关。在接触面不变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猜想没有摩擦力的世界,视频展示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问题: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四:练习链接中考:让学生思考,回答。五:小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大小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六:布置作业课本121页练习:1,2,3.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