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其他简单机械教学目标⒈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并能识别;⒉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会根据滑轮组的挂线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⒊认识滑轮的实质。⒋了解轮轴和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应用。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滑轮的实质。教学难点正确判断滑轮组承担物重的段数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用具滑轮、钩码、细绳、弹簧秤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杠杆有哪三种?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工具和机械总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文明程度越高,工具和机械就越精密和复杂。不管多么复杂的机械,总是由最简单的机械组成,杠杆就是一种最简单的机械,除了杠杆之外,滑轮、轮轴、斜面等也属于简单机械。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些除了杠杆以外的其他简单机械。(板书:13.5其他简单机械)二、引入利用课本图13-8的漫画,通过课件演示。一个胖子准备将重物运送到二楼,当他用滑轮将重物拉到二楼以后,胖子叫他旁边的瘦子帮他拉住绳子,自己跑到二楼去接重物,结果等他跑到二楼,被拉上来的是瘦子而不是重物!这幅科学漫画很有趣,向我们讲述了两个不懂物理知识的人是多么的愚蠢,我是不希望做这样的人,同时也不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做这样的人。三、新课教学1、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用法出示滑轮实物,带有凹槽的轮,中间有转轴,金属支架的上下有挂钩。像这样的滑轮有几种用法呢?学生回答:两种。观察课件:定滑轮和滑轮。轴固定不动的叫定滑轮,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叫动滑轮。生活中的滑轮是很常见,比如我们学校旗杆顶上就有一个定滑轮,起重机和电梯上也安装有滑轮,展示课件。2、实验探究现在既然各位同学对滑轮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什么特点和性质呢?毫无疑问,我们肯定要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简要介绍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弹簧测力计、钩码、米尺和细线。第一步:用弹簧测力计挂住几个钩码,往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都属于平衡状态,所受到的力都是平衡力,故为了方便读数我们可以在静止状态读数。等下我们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时候为了方便读数也可以让重物在静止的时候读数。第二步:使用定滑轮向上提升重物,叫一位同学在旁边握住米尺并监测读数,我们发现用定滑轮后施加的拉力并没有改变,但不用再和刚才一样向上施加拉力,我们可以向下或斜向下。说明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板书:1、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第三步:使用动滑轮向上提升重物,我们发现施加的拉力大约只有原来的一半了,比直接提升和使用定滑轮提升施加的力的一半稍微大一点,是因为提升重物的同时滑轮也被提升上去了,故施加的拉力比重物重力的一半稍微大一点。正因为这样我们才选用比较重的钩码,只有当重物的重力远大于滑轮重力的时候,我们才能忽略滑轮的重,得出拉力大小等于重物重力的一半这个结论。比较距离可发现,拉力移动的距离是重物上升高度的两倍。(板书:2、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能省一半的力,但费一倍的距离)之前我们学习杠杆的时候,省力杠杆省了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费了力,但省了距离。论语说到:鱼,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力和距离就像鱼和熊掌一样,二者只能选其一,必须放弃其中的一个。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本质刚才我们是通过实验来研究杠杆的性质和特点,接下来我们将从理论的角度更加深入的研究两种滑轮的本质。演示课件。(添加板书:定滑轮实质:等臂杠杆;动滑轮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4、滑轮组提问:看课本图,小女孩为什么能吊起一头牛犊?小女孩要拉住比她体重大得多的牛犊,使用了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的滑轮组。这样既节省了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验探究: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出示滑轮组。叫一位同学上来协助我安装滑轮组,安装好后在旁边握住米尺协助我完成实验并监测数据。分析数据:拉力远远小于重物的重力,我们省了力。但拉力移动的距离又远远大于重物上升的高度,我们浪费了距离,再一次提醒了我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