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与慢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2.要求学生能用速度描述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教法设计探究型新授课:比较玩具小车的快与慢(1课时)。采用边探究、边研讨的方式课堂教学,学生分4人一组,在实验室进行。学生在分组探究活动中亲身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各种方法,并在教师适当引导下,归纳分析、构建自己有关速度方面的知识,适时进行速度简单计算练习。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本节教材内容,以便学生建立速度的前概念,增强课中探究实验操作规程的指向性。教学用具玩具小车(每组一辆)、停表(每组2块)、卷尺(每组一把)、桌面。教学方式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当一个被研讨的物理量同时与几个不同的物理量有关时,可以先控制一些有关量的变化,只突出探讨其中一个物理量与研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此再逐个研讨每个相关量与被研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再归纳出总的规律。2.玩具小车出发要与计时同步配合。3.玩具小车的快慢程度要能够明确区分出。教学重难点1.知道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2.明确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3.知道速度单位的组成和由来,会对不同速度单位进行换算。4.会用速度公式求速度,能对不同单位的速度比较大小。教学过程1.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各组就如何比较玩具小车的快与慢自行设计实验方案。2.在教师的帮助下,修订实验方案,组内进行分组实验的操作分工。3.依照拟订计划进行实验,同时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及实验现象的观察,将结果填入表格中。实验次数〖〗玩具小车通过路程s/m〖〗玩具小车运动时间t/s〖〗玩具小车运动快慢〖〗玩具小车速度v=s〖〗t1〖〗s=1m2〖〗s=1m3〖〗〖〗t=2s4〖〗〖〗t=2s56实验次数1、2的运动路程相同,测此运动时间。实验次数3、4的运动时间相同,测此路程。实验次数5、6的运动路程、时间都不相同,测此速度。4.实验探究(1)汽车通过路程相同时,所用时间越短,汽车运动越快,速度越大。(2)在所用时间相同时,通过路程越长,汽车速度越快。(3)在所用时间和通过路程都不相同时,运动越快,速度越大。与邻组相互观摩,互通数据、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5.实验结论(1)速度大的物体运动得快,速度小的物体运动得慢,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比较快与慢的方法①路程相等比时间;②时间相等比路程;③路程、时间都不等时,利用v=s〖〗t求出速度再比较。6.完成实验报告。课堂实录一、引入实验师:同学们,你们在体育课上跑60m的时候是怎样比较跑步快慢的?生:同时跑,谁先到终点,谁就跑得快。师:张华骑车,李明步行,同时运动2min,哪个走得远?生:张华骑车走得远。师:他们俩谁运动得快?生:是张华。师:刚才说都跑60m,现在一人跑100m,另一人跑60m,如何比较他们的快慢?生:就比他们的速度。师:对,比速度。因为速度就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板书:公式v=s〖〗t师:请同学说说速度的定义。生: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师:速度的单位是什么?生:米每秒(m/s),还有千米每时(km/h)。师: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测玩具小车的速度来重现前面讨论的比较快慢的方法,亲身感受一下物体运动快慢与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并测算出相应的速度值。同学们能不能做到?生:能。二、开展实验师:请同学们说说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哪些?生:一是提出问题。师:这次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测玩具小车的速度。生:二是制定计划。师:根据v=s〖〗t,我们需要测哪几个物理量?生:测距离s,测时间t。师:需要哪些器材?生:玩具小车——运动的物体;电子表——用来测时间;卷尺——用于测量距离。师:还有没有呢?(学生不知如何回答)师:要有场地嘛!这次实验玩具小车运动的场地就是实验室的实验台。生:喔!师:我们实验室为每组准备了玩具小车一辆,停表一块,你们准备了什么?生:电子表,卷尺。师:都带来了吗?生:都带来了。(教师巡查)师:你这电子表能用来测秒吗?生:能。师:测给我看看。(学生演示给教师看)师:这位同学真不错,不仅带来了电子表,还会熟练使用。实验室里已有一块停表,你们带的电子表还能派上用场吗?生:能,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