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要点梳理整合★一.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①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②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3)惯性①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②对惯性的理解I.惯性是物体的: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II.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2.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跟物体的质量成,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2)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其中的F和m、a必须相对应)(3)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①矢量性: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ma是矢量式,矢量式的含义在于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始终一致。②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在每个瞬时都有大小和方向上的对应关系。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对应关系表现为:合外力恒定不变时,加速度也保持不变;合外力变化时,加速度也随之变化;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③同一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及质量的关系,式中F、m与a均是对同一个研究对象而言。④独立性:指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将独立地产生各自的加速度。⑤相对性: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照系。⑥适用范围: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3.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①同时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无先后之分。②异体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既不能合成,也不能抵消,在各自的物体上产生各自的作用效果。③相互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成对出现的。④等值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⑤同性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比较内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相同点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受力物体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依赖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单独存在无依赖关系,解除一个,另一个可依然存在,只是不再平衡力的效果两力作用效果不可抵消,不可叠加,不可求合力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且合力为零力的性质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二.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1.牛顿运动定律的解题步骤(1)分析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量。(2)选取研究对象:所选取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物体所组成的。同一个题目,根据题意和解题需要也可以先后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3)对研究对象进行情况分析和情况分析。(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求解。2.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第一类:已知物体的情况,求物体的情况。(2)第二类:已知物体的情况,求物体的情况。(3)求解动力学两类问题的思路:3.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注意事项(1)由于物体的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有关,所以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往往同时考虑,交叉进行。(2)在画受力分析图时,把所受的外力画在物体上(也可视为质点,画在一点上),把v0和a的方向标在物体的旁边,以免混淆不清。(3)建立坐标系的注意事项①如果物体所受外力都在同一直线上,应建立一维坐标系,即选一个正方向就行了;如果物体所受外力在同一平面上,应建立二维直角坐标系。②仅用牛顿第二定律就能解答的问题,通常选加速度a的方向和垂直于a的方向作为坐标轴的两个方向;综合应用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才能解答的问题,通常选初速度v0的方向和垂直于v0的方向为坐标轴的两个方向。③如果所解答的问题中,涉及物体运动的位移或时间,通常把所研究的物理过程的起点作为坐标原点。(4)解方程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先进行方程式的字母运算,求得结果表达式后,再将统一单位后的数据代入,算出所求未知量的数值。第二种是把统一单位后的数据代入每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