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一章声现象第四节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时间09年月日,周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主备【目标】(1)了解人与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2)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3)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的运用。【重点】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难点】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征及应用解释。【要点1】人与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活动〗观看科普影片中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引颈倾听,然后立即四处逃散的片断。〖猜想〗(1)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2)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这种信息的呢?人为什么不能?。〖活动〗(1)用一台音频发生器由低到高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你先闭上眼睛仔细听,当听见声音就兴起手,直到听不见声音就放下手臂,另一些同学根据你的动作记录相应的声音频率的数值,这就是你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以同样方式测一测其他同学的听觉频率范围。(2)阅读:课本P21页〖总结〗1.可听声:频率在之间。2.超声波:频率高于Hz。3.次声波:频率低于Hz。4.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1)。(2)。(3)。(4)。(5)。【要点2】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活动〗阅读:课本P22-23页〖总结〗类型一、超声波与次声波〖例1〗蝴蝶飞行时翅膀每分钟振动300—400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例2〗有时在你认为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惕,这是因为()A.狗的耳朵能转动,能准确确认声音的方向B.狗的发声频率比人大C.狗的听觉频率比人的范围大D.同样的声音狗听起来响度大〖例3〗当大象进行交流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A.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D.一般来说,人耳不能感觉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例4〗海豚有完善的声纳系统,它们能在黑暗的海水中准确而快速地捕捉食物,避开敌害,远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系统,这是它利用了自身发出的()A.次声波B.超声波C.电磁波D.红外线〖例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类型二、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应用〖例6〗下列不是超声波应用的是()1.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1)好,用于:。(2)强,用于:。(3)易于获得集中的,用于:。(4)有明显的效应,用于:。2.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传播距离,不容易被。主要产生于,所以人类建设检测次声波。A.用声呐系统探测潜艇B.动物感知地震前的声音C.海豚用来判断方位而发出的声音D.蝙蝠捕捉蚊虫时发出的声音〖例7〗医院里的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A.声音太小B.声音太大C.声音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D.声音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例8〗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D.人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还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