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临床肺科杂志2009年9月第14卷第9期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236例临床分析卢青刘领杨霁赵淑敏薛兵李秀业吴文杰熊鑫【摘要】目的观察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抗生素敏感性。方法对236例发牛铜绿假单胞菌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采用Kirby-Bauer法测定该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与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发生相关性较强的临床阂索有有创操作、高龄、结构性肺病、神志改变、免疫功能低下、广谱抗生素使用以及长期住院等。药敏显示对铜绿假单胞菌较为敏感的抗生素有哌拉西林一他唑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相对敏感的有头孢哌酮一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较高的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氨苄青霉素等。结论某些I临床因素下容易发生铜绿假单胞菌性肺部感染。抗生素选择应允分考虑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并依据病原学及时调整。铜绿假单胞菌不但是院内获得性肺炎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处于首位的病原菌,在一般老年肺部感染中亦相当常见。由于头孢三代等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有创操作的增多以及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原因,该菌耐药性也在发生着变化。对铜绿假单胞菌性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回顾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痰普通菌培养为铜作者单位:100022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绿假单胞菌的肺部感染患者病历资料,肺部感染诊断符合1999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全部患者均为老年,年龄60~96岁,平均年龄72±11.5岁。二、病原菌检测方法及确定标准病原菌检测方法:①连续3日清晨清水漱口2次后深咳痰,取第二口痰标本立即送细菌室进行常规细菌培养。②一次清晨清水漱口2次后深咳痰,取第二口痰标本立即送细菌室进行处理,在痰标本中加入Ot糜蛋白酶,37℃下使痰液液化,匀化,用于定量细菌培养。病原菌确定标准:①连续2日以上晨痰细菌培养均为同一优势菌,②一次咳痰标本中细菌浓度≥107CFU/ml。所分离出的细菌采用Kirby—Bauer药敏qpo≯qp吣声qp吣ph4声崎妒、p吣p、6产毽声吣声吨p-℃,、sp、声p吣声吣p喝,、sp、d^喝p、d—、s—、9p吣phs—、一p啮—、p吣p^‘p、—^p崎妒崎pho÷。咕声吨沪啮,、p毡,芦管解痉治疗后症状有改善。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扩张实验阳性,故早期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然而经过正规的平喘及扩张支气管治疗后,患者喘息症状仍反复发作,结合血清总IgE>loooIU/ml,同时CT见气管内钉突样隆起、右肺呈Y形致密影及左肺野内侧段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影像表现,行气管镜检查见气管及右侧上叶支气管内附着粘液脓性痰栓,经纤维支气管镜保护性刷检,刷检物镜检见完整曲霉菌丝,培养见熏烟色曲菌,再次追问患者职业为仓库保管员。客观上有接触大量霉菌孢子的可能性,故最后诊断为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因本院未开展曲霉抗原皮肤速发试验、血清抗烟曲菌沉淀抗体检查项目,故本例诊断为ABPA的依据还不是很完善。虽然G、GM实验在临床工作中并没有广泛开展,但本病例诊断过程仍提示我们,在临床中(1)由于哮喘的患者中部分存在ABPA可能,因此不能单纯凭借支气管扩张实验阳性就作出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凡是支气管哮喘患者经正规系统治疗后效果欠佳者,均应把ABPA做为鉴别诊断,并及时作相关检查以免误诊;(2)由于环境因素的变迁,特别是抗生素的滥用及空调的广泛使用,使得肺真菌感染在健康人群中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特别是有特殊的职业接触史患者,如餐饮、仓库、皮革加工、空调维修等相关的人员伴喘息及血嗜酸及IgE升高者要高度怀疑ABPA可能;(3)粘液痰栓、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及游走性浸润阴影等影像学表现是ABPA较特征的临床表现,一旦存在要高度怀疑ABPA可能;(4)我国尚缺乏关于肺真菌感染特别是ABPA诊治方面详细的循证医学资料,也是导致容易误诊的原因,因此临床医师特别是呼吸科医师要充分认识ABPA特点,以免误诊。参考文献[1]K.F.W.Hinson,A.J.Moon,eta1.Bronehopulmonary∞pergilk8i8.Thorax,1952,7:317—333.[2]KumarR,Gaurs,eta1.Prevalenceofallergicbronchopulmonary*pergillosisinpatientswitllbronchiala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