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无反馈课无反馈课其实就是模拟上课,它能更真实地反映出教师的基本素质、业务水平和组织教学能力等。一、什么是无反馈课?讲课老师模拟上课的情景,把课堂教学中的过程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模拟上课”与“真实上课”的主要区别是没有学生的直接参与,也就是说整个过程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它要求要教师作好充分的预设并在相应的学生活动环节中巧妙过渡。跟说课相比,“模拟上课”它更侧重于教师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反映,因此也更适合当前的教改趋势。从中可以看出它是一种将个人备课、教学研究与上课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研活动,突出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矛盾和本质特征,同时又能摒弃次要的非本质因素,使教学研究的对象从客观实体中直接抽象出来,具有省时高效的特点。它把传统的说课和上课合二为一、浓缩并结合、展现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所以说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模拟上课有这几种形式:第一,我把它称为“独角戏”,这种形式都用在评比性活动中,没有“学生”只有教师,要求教师表演不同的角色,达到上课效果;第二,我把它称为“互动式”,这种形式往往用在研讨活动中,这时听课老师人人变成了“学生”,讲课教师的提问,由听课老师回答,有时为了达到教研探讨的目的,这些“学生”会故意“刁难”老师,提出一些让老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从而“考验”上课老师的应变能力,在模拟上课的过程中常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同事之间针对一个问题会展开热烈的讨论,而这些问题都是平时上课经常遇到的,所以就更有针对性。二、模拟上课与说课的区别。说课要说教材的内容、地位、教学目标、重难点、不仅要说出“怎样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比较侧重理性层面。我认为模拟上课则是说课的延伸和补充,选取说课的教学流程这一部分把它具体化,把“教材的内容、地位、教学目标、重难点等”通过模拟上课而表现出来,更侧重于它的实践性,教师在模拟上课过程中模仿实际教学,但没有学生的配合,需把40分钟的实际课堂教学在15分钟之内展现出来。但模拟上课与说课中说的说教学流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能平均使力,应抓住本节课自己认为是比较亮点的或重难点的地方加以重点突破,详细阐述。比如:——几分之一大小的比较其中的一个环节。如果是说课处理是这样的:让学生准备学具:每人3张长方形纸(一张大一些,两张一样大)让学生在这3张长方形纸上分别表示出学过的分数,学生独立操作,反馈时有1/2,1/4,1/8,1/3等。教师选取其中的两个分数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大部分会选择大小一样的两张长方形纸折出的分数进行比较,如:1/2>1/4,因为1/2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而1/4是把同样大小的纸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1/2所取的比1/4所取的1份大,所以1/2>1/4。但学生也可能选择一张大,一张小的两张长方形纸,得出1/2<1/4。这时教师问:“哎!怎么回事呢?”引起学生认知的矛盾冲突,从而得出要用同一张纸或大小一样,才能进行比较。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教材给予我们的是一个例子,它是“死”的,我们应认真去研读它,不能停留在表面上,教师如果讲要用同一个或大小一样的东西去比较,他们也只能似懂非懂。我通过让学生自己去选择长方形的大小,使他们亲身经历这一过程,真正体验到大小不同的是无法比较的,我们要敢于放手,多多放手,提供给学生有思考性的、有操作价值的学具,给他们充分的时空,把主动权给予他们,我们的教学会越来越轻松!那么模拟上课又是如何把这一环节在课堂中展现出来呢?“请同学们在这3张长方形纸上分别表示出学过的分数。”“哦,有1/2,1/4,1/8,1/3,你们真能干!”“你会选取其中的两个分数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老师,我选取的是1/2和1/4,1/2>1/4,因为1/2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而1/4是把同样大小的纸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1/2所取的比1/4所取的1份大,所以1/2>1/4。”“老师1/3>1/8,”“谁能说说为什么1/3>1/8,又是怎样想的呢?”“嗯,你真能干,说的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