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复件奠中书院美学讲稿VIP免费

复件奠中书院美学讲稿_第1页
1/23
复件奠中书院美学讲稿_第2页
2/23
复件奠中书院美学讲稿_第3页
3/23
中国美学史讲稿上古审美意识先秦士人美学上古之美与中华美学精神1、礼与中国美学的实用精神远古巫术盛行礼是巫术祭祀的象形豆:祭祀时盛装食物的器物,以饷鬼神玉:通灵宝玉,交通鬼神,象征天赋的王权中国文化的实用精神史前洞穴壁画中有许多美丽的动物形象。动机:与审美无关巫术的动机。企图以巫术为手段来保证涉猎的成功。2、文的外饰与内德从自然人到文化人从纹身到服饰天文与人文(礼)文是美的泛称文与德,外饰与内质统一3、中和之美历史进程农耕文化天人合一中庸人格中和之美先秦儒道美学思想1、士的人格理想士的诞生:贵族、平民人格理想:拯救与逍遥士人宗师:孔孟与老庄2、儒家美学文质彬彬实用之美礼仁之美孔颜乐境实用之美:具有社会功能兴观群怨兴,兴发感动观,观风俗之盛衰群,群居相切磋怨,怨刺上政礼仁之美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呼哉?乐云乐云,钟鼓云呼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子夏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1011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颜乐境曾子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颜乐处"简单来说,是指儒家士人那种安贫乐道、达观自信的处世态度,是一种道德修养达到极高状态的生命境界,超越了物质欲望和感官欲求的限制,追求内在精神的自主和自由。孔颜乐境2、道家美学: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2、道家美学美在自然虚静生美言不尽意自然自然题材:钟嵘《诗品序》: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自然风格皎然《诗式》: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此亦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15虚静《庄子》: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文心雕龙》: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澡雪精神。蔵苏轼《与参廖师》: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16言不尽意《庄子》“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书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王弼《周易略例》:“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17《文赋》: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文心雕龙》:言征实而难巧,意翻空而易奇。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司空图: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183、赋比兴比即比喻:《卫风·硕人》,描绘庄姜之美,用了一连串的比“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兴即“托物兴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复件奠中书院美学讲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