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百分数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收集、整理有关百分数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体验百分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自主探究的精神,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结合相关信息渗透思想教育。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体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准备:彩笔、搜集有关百分数的材料。教师准备:智慧树(智慧果)、课件、方格纸。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师:同学们,春天是植树的季节,植树节是哪一天吗?(3月12日)对!植树节那天,我们双语实验学校开展了植树活动,(随机展示图片)一个多月过去了,在同学们的精心呵护下,小树苗的成活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这是四、五、六三个年级的植树情况统计表。1、初读信息,形成认知矛盾出示表格:(前一部分)年级成活棵数植树总棵数成活棵数占植树总棵数的几分之几四年级8108/10五年级212521/25六年级172017/20观察表格,你认为哪个年级的学生植树情况好些呢?为什么?生:五年级,因为五年级成活棵树最多。(出示植树总棵数)现在呢?哪个年级的学生植树情况好生:四年级。师:刚才你们说五年级植树情况好,现在又变成四年级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你是怎么想的?(1)学生根据算出未成活的棵数比较回答:10-8=2棵25-21=4棵20-17=3棵生:因为四年级植树未成活的棵数最少,所以植树情况最好。师:哦,老师明白了,原来你们在比较未成活的棵数,未成活的棵数少的植树情况就好。师:这样比较可以吗?(引导学生质疑、冲突)还有没有别的建议?有的学生提出用减法比较不合适。师:你以为用什么方法比较才合适呢?学生讨论得出比较成活棵数和植树总棵数的比。(2)看成活棵数占植树总棵数的几分之几。(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设置一个个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进而更深入地进行思考,同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在对比、讨论中进行优化。)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合作交流、体验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1)六人分小组讨论,然后回答。师:你们都同意这样比较吗?那就小组6人共同讨论,小组长负责记录讨论结果,看哪组合作的最好!赶紧动手吧!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的成果?学生交流讨论结果并回答:四年级植树成活棵数8是植树总棵数10的8/10。五年级植树成活棵数21是植树总棵数25的21/25六年级植树成活棵数17是植树总棵数20的17/20师:这样出现3个分母不同的分数,8/10表示什么?生:(四年级植树成活棵数占植树总棵数的几分之几)师:那21/25?17/20?这三个分数表示的是什么?生:都是表示成活棵数占植树总棵数的几分之几。师:分母不同怎么比较?生:因为分母不同,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因为大于和所以六年级植树情况最好。师:其他小组讨论的结果也是这样的吗?生:是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新知,在交流时,学生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初步认识百分数,会读写百分数。说明:在以上三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一栏结果起了重要的作用(课件圈出最后的通分结果),我们通常把分母是100的分数改写成这样的形式,(一起出示3个百分数)师:像这样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叫百分数.(板书)借助这些百分数,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植树情况最好吗?(一目了然)写的时候分子保留,分母改写成百分号。%说明:这个符号叫百分号(教学写法、读法)写出其它2个百分数,并齐读。(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为探讨百分数的意义巧设悬念,体会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百分数体现“标准”所倡导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这一理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