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归纳梳理此次月考重点是第三单元,希望大家下去结合课本把以下所有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并作适当练习学会运用。4.1重力相互作用1.知道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物体的运动速度改变(速度的大小或方向)。2.知道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力的物质性和相互性,有力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4.知道力的图示是用一带箭头有标度的线段,把抽象的力直观而形象表示出来的一种处理力的科学方法,在具体问题中能画出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异同点5.知道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引力),掌握重力的大小(G=mg)和方向(竖直向下)。6.掌握重心的概念,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的质量分布有关,会确定质量均匀分布且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位置(几何中心)。7.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概念。a.引力相互作用: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b.电磁相互作用:存在于电荷和磁体之间;c.强相互作用:存在于原子核内部;d.弱相互作用:存在于放射现象中。4.2弹力1.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或的改变叫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的形变叫弹性形变。2.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回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3.弹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必须直接接触;(2)两物体接触处发生形变(相互挤压)。弹力是接触力.互相接触的物体间也不一定有弹力,要看接触处是否发生形变。有些形变不容易看出,可用假设法判定。4.弹力的方向是从施力物体指向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具体地说:(1)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2)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或过球心而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或过球心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5.胡克定律:F=kx(1)上式适用于发生弹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时,弹簧拉伸或压缩形变所产生的弹力的大小计算.(2)式中的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弹簧本身的一种物理性质,与外力无关,其大小只与弹簧的长短、粗细及材料有关.(3)x为弹簧的形变量的大小。4.3摩擦力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当有相对滑动的趋势,但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时,在它们接触面上出现的阻碍相对滑动的静摩擦力。(1)产生条件:两物体必须接触,接触面粗糙;有正压力;有相对滑动趋势(2)静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且与相反。静摩擦力大小: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一般与迫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外力(或沿着接触面的分量)大小相等。(3)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值,它是物体即将开始相对滑动时的静摩擦力,即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产生的“四个条件”“五个无关”(教材完全解读124页)2.两个互相接触且有相对滑动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力,称为滑动摩擦力。(1)产生条件:;;。(2)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且与相反。(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即Ff=μFN,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无单位,它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物体间的相对速度的大小、接触面的大小、压力的大小无关。4.4力的合成1、合力和分力的关系:作用效果的等效替代关系,并不同时作用于物体上,所以不能把合力和分力同时当成物体受的力。合力不是实际存在的力。2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这几个力的作用线延长后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就叫共点力。共点力不一定作用在同一点上(如右图)3、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作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_______就表示合力的_______和_______.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4、合力随两分力间的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合力的变化范围是在两分力之和与两分力之差之间,即│F1-F2│≤F≤│F1+F2│。5、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1)先通过细绳用两个测力计拉橡皮条,使其活动端伸长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记下:________的位置,两力的________,两个弹簧测力计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