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有多长》教学设计谢桥镇蓝庙小学:谢丹丹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1—52页学习目标1.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实际意义,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3.在合作、讨论中去发掘知识,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测量精神,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教学难点:能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动物学校新买来一些课桌,小白兔回家后高兴地告诉了妈妈,兔妈妈问:“你们买的课桌有多长呀?”小白兔摇摇头说:“我可不知道。”第二天,他就去问他的好朋友小猴子,小猴子说:“这还不简单。”说完,就一一地量了起来……同学们,如果小白兔去问你,你能用什么方法说明课桌有多长呢?二、探究新知环节一、估一估、量一量桌子有多长,交流反馈,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师: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工具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自己的课桌有多长。生:用书、用笔、用手、用铅笔盒等等。两人一小组合作量一量,要求选择上面这些工具的一种量一量桌子有多长。学生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总结。质疑:大家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测量方法和结果,可是你们说的数却不同……发现问题了吗?一样的桌子,为什么大家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小结:原来大家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同学是以一本书的长度为单位来测量的,有的同学是以一支铅笔的长度为单位,单位不同,所以结果就不一样。有没有办法,用一个统一的单位,使测量的结果一说大家就都明白。生:可以用尺子来量。师:你可真聪明,那我们来认识认识它。环节二:认识刻度尺、用尺子量,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认识刻度尺(介绍的方式,缩短时间)师:尺子有很多种,不止是你们手中用的这种,还有这些。(出示各类尺子,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多认识一些尺子。)根据生活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尺子,而在我们的学习中,大家常用的就是学生尺。找找看,你们的尺子上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课件演示,使学生了解尺子的结构。)(1)认识刻度线让学生按顺序轻轻地读一读。(课件在尺子上出示0、1.2等数)。学生可能提问:“我发现尺子上还有很多线,有的长有的短。”教师指出这些线是刻度线,并和学生一起数一数。(2)认识0刻度10以前就认识了,想一想,这个0在尺子上会有什么用呢?学生可能答:“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它表示起点,我们在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都要把物体的一端对准这个0。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就叫0刻度线吧。(板书)(3)认识“cm”“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板书)2、建立1厘米的表象,体会1厘米的意义。①认识1厘米。师:你能从尺子上找到1CM吗?同桌之间互相找找看。从0刻度线到1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课件标出)师:同意吗?也就是说一大格就是1CM对吗?其实每一小格的长度也可以用一种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咱们以后再认识。师:尺子上还有别的1CM吗?找找看!从3刻度线到4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学生试说,教师引导学生评价纠正。)让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还有几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师:尺子上的一厘米可多啦,谁用一句话来说说1CM在哪?师小结:两个相邻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②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拿出准备的学具(钉书钉)然后让学生用食指、拇指把钉书钉夹住,再取走,这食指和指的距离是多少?收起来,再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③找一找:你能在你的身边找出长大约是1CM的物体吗?【让学生充分的说一说,因为只是一个大约的数,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好表示估计的词】环节三、认识几厘米数一数:从0刻度到2刻度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那3刻度到5刻度是几厘米?6刻度到8刻度呢?从0刻度到3刻度是几厘米?为什么?从数一数的方法,再让学生体会到也可以用终点刻度数减起点刻度数的方法。以抢答的形式完成5~8.6~10、0~6之间分别是几厘米。游戏:我是一把小小尺师:我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