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涂鸦期的幼儿美术教育策略与实践作者:张艮性别:女单位: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煤气化第二幼儿园联系电话:13453158176固定电话:0351-6586806QQ:850174431邮编:030024摘要:幼儿绘画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形象期。3岁-4岁儿童绘画处于涂鸦期至象征期的过渡阶段,是儿童绘画的最初级阶段。这时的孩子画出的线条轻淡、杂乱、不成形,是由手无意识地运动而产生的绘画效果。这时的孩子拿起笔来画画完全是基于他们对笔的好奇。虽然他们能画出线条和颜色来,但他们还不能画出让成人一眼就能认出来的图形,只是“乱涂乱画”。这时的涂画是没有规律的,不受外界干扰。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细心地观察和耐心地指导。关键词:涂鸦期、孩子、绘画3岁-4岁儿童绘画处于涂鸦期至象征期的过渡阶段,是儿童绘画的最初级阶段。这时的孩子画出的线条轻淡、杂乱、不成形,是由手无意识地运动而产生的绘画效果。这时的孩子拿起笔来画画完全是基于他们对笔的好奇。虽然他们能画出线条和颜色来,但他们还不能画出让成人一眼就能认出来的图形,只是“乱涂乱画”。一、幼儿涂鸦期的特点: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手里拿着一只笔很专注地在纸上画着,不一会儿,洁白的纸上出现了一些我们成人看不懂的“乱线”。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很高兴,但在有些成人看来这又在乱画。孩子拿笔画画是基于笔能画出道和颜色的魔力,他们还不能画出让大人一眼就能认出来的图形。这时期的孩子涂画是没有规律的、不受外界任何干扰的,没有明确的绘画构思和目的,完全是凭借孩子对画笔的好奇心。这一时期的孩子正处于绘画的萌芽阶段:涂鸦期。孩子这时正是在涂涂画画中逐渐熟练笔性、锻炼手的灵活性、缩短涂鸦过程。我们既不要批评他们,也不要对孩子的乱涂乱画毫不限制,而要在孩子涂鸦期培养他良好的习惯。二、教师在幼儿涂鸦期的指导策略:在面对幼儿涂鸦期,我们老师最关注的应该是兴趣、习惯和工具的使用,而画的是什么无关紧要。《指南》在艺术领域的表现与创造的教育建议中提出:一是要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二是要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我们可以这样做:1、鼓励、鼓励、再鼓励。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我们培养幼儿的绘画创造也从兴趣着手,激发幼儿内在的绘画潜力。《指南》艺术领域——关于支持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的要点中指出:尊重幼儿自发的表达和表现,对幼儿的自由涂画和随意唱跳的行为要给予认同。所以当看到孩子的作品时,千万不要对孩子说:“又瞎画,抹得到处都是,别画了!”之类的话。而当孩子的作品画好后,比如我们可以对孩子说:“你看,这里好像有一条小鱼在游。”这样跟孩子一起发现在线条中隐藏的图像,不但会增加孩子绘画的信心,还会增强他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逐渐提高他们绘画的目的性。2、给孩子提供合适的材料。《指南》艺术领域——关于支持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的要点中指出:要创设让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因此我们老师可以为涂鸦期2、3岁的幼儿准备丰富多样的绘画材料。如:大一点的纸或旧报纸供他们涂抹。在笔的选择上可以选用粗大一些的水彩笔,这样便于孩子抓捏。选择颜色时,可以给孩子提供他们常见的、鲜艳的颜色等。A、绘画工具多样化:可以提供油画棒、粉笔、排笔、棉签、水粉颜料等常见的绘画工具,还有一些物品也可以成为孩子的绘画工具:如:纸团、牙刷、弹珠、树叶、蜡烛、梳子等。B、绘画纸张多样化:纸张尽量大一些,可以提供各种材料的纸:如报纸彩色卡纸、砂画纸、刮画纸等供孩子自由选择。通过印染、滚球等玩色游戏使孩子能很快看到简单成形的画面,能够感到成功的快乐。不会因为不知从何下笔而不喜欢画画了。3、教师要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幼儿敢于表达和表现。《指南》艺术领域——关于支持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的要点中指出:要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幼儿敢于表达和表现。如:幼儿作画时教师可以放一些舒缓轻柔的音乐,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对幼儿个性化的绘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