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载人航天的意义发展载人航天的意义载人航天是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中从事各种探测、研究、试验、生产和军事应用的往返飞行活动。其目的在于突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广泛和更深入地认识整个宇宙,并充分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殊环境进行各种研究和试验活动,开发太空极其丰富的资源。目前仅美、中、俄三国拥有自主载人航天能力。莫斯科航天俱乐部科研负责人伊万•莫伊谢耶夫认为,美国目前依然在航天领域领先,在其之后的中国、欧洲、俄罗斯基本上都在同一个水平上。莫伊谢耶夫认为,中国正在地球遥感、通讯、导航等应用航天领域赶超俄罗斯,但在载人航天方面落后于俄罗斯、在基础空间研究(空间望远镜、太阳系研究)方面落后于欧洲。需要指出的是:欧盟、印度、日本可以列为“准载人航天能力国”。实现载人航天必须突破三大技术难题:一、大推力的运载火箭技术,把非常重的航天器送上近地轨道;二、卫星安全返回技术;三、良好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技术。载人航天起始于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东方号飞船进入地球轨道。时至今日,许多国家都有了自己的航天员,俄罗斯、美国和中国的载人航天器承载着众多国家的航天员在太空翱翔,载人航天器从单一的飞船发展到巨大的太空站。已经实施和正在实施的载人航天计划包括:前苏联的东方、上升、联盟、礼炮、和平;美国的水星、双子星、阿波罗、天空实验室、航天飞机;美欧联合的航天飞机——空天实验室;美、俄、欧、日、加合作的国际航天站;中国神舟、天宫。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从事各种探测、试验、研究、军事和生产的往返飞行活动。载人航天的目的在于突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广泛和深入地认识地球及其周围的环境,更好地认知整个宇宙;充分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殊环境从事各种试验和研究活动,开发太空及其丰富的资源。载人航天器由载人航天系统实施,载人航天系统由载人航天器、运载器、航天器发射场和回设施、航天测控网等组成,有时还包括其它地面保障系统,舱外活动如地面模拟设备和航天员训练设施。根据飞行和工作方式,载人航天器可分为载人飞船、载人空间站与航天飞机三类:①载人飞船按乘坐人数分为单人式飞船和多人式飞船,按运行范围分为卫星式载人飞船和登月载人飞船。②载人空间站又称为轨道站或航天站,可供多名航天员居住和工作。③航天飞机既可作为载人飞船和空间站进行载人航天活动,又是一种重复使用的运载载人航天技术是人类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战略价值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三的俄罗斯人反对削减太空计划预算,即使是在经济危机时期。调查结果显示,约73%的俄罗斯公民反对削减太空计划预算,即便是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下,且17%的受访者同一年前一样,甚至建议增加经费。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太空发射数量居世界第一位,牢固保持着航天大国的地位。4月12日是俄罗斯宇航员日。普京当天晚上在出席宇航员日晚会时说,俄罗斯在火箭发动机制造领域拥有优势,太空发射数量居世界第一位,而且俄还积极研发先进的运载火箭技术和航天器以及轨道卫星群等高科技太空产品。普京还提出俄罗斯成立航天部,批准了建立联合火箭航天公司的想法。他说:“我们在一系列领域落后于国际水平,比如地球遥感手段、卫星通信系统等。未来应增加轨道航天器、落实载人飞船和生产飞船发动机领域的项目。”普京表示,“专家们估计,目前航天市场的规模为3000亿—4000亿美元,2030年前将达1.5万亿美元。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机会窗口。”波波夫金表示,俄正在打造可进行星际飞行的新型宇宙飞船。技术设计已完成,2018年将进行新型飞船的首次无人驾驶飞行。根据美国国防与航空航天咨询公司蒂尔集团的最新调查预测,2010-2029年的20年间,拟发射到地球或月球轨道或深空飞行路线上的航天器有2229个。其中,民用航天器和商业航天器基本上平分了77%,军事和大学航天器分别占19%和4%。民用航天器大致有1/4是执行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