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版高三地理人教版全程复习课时作业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章第1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3·南京模拟)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森林锐减C.土地荒漠化D.矿产资源枯竭2.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A.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B.人口激增,素质较低C.农作侵入牧区D.土地生产力下降江西省目前水土流失面积3.35万平方千米,占其总面积的20.03%。结合江西省地图,回答3、4题。3.造成江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②全年降水丰沛③土质疏松,多黄土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4.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土壤盐碱化加重B.湖泊淤积-2-C.河床抬升D.水旱灾害加剧(2013·大同模拟)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5.图中甲区域是我国某重要的农作物产区,该区域发展该种农作物的有利条件是()①夏季光照充足,日较差大②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③本地消费市场广阔④有较丰富的灌溉水源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6.图中乙处大面积分布有荒漠,其主要形成原因可能是()A.过度放牧与黄河多年断流B.工矿区、居民点和交通线的建设C.修建梯田与不合理的灌溉D.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大幅度减少7.图中丙处要减少荒漠化,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是()A.禁止开垦、放牧等经济活动B.实施环境移民C.合理分配内流河上、下游的水资源D.引黄河水大力植树造林读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8、9题。8.图中反映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森林破坏B.生物多样性减少C.草地退化D.土壤侵蚀-3-9.甲、乙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甲,其理由不包括()A.地形起伏大,土层薄B.处于各种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C.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D.土地生产能力高(能力挑战题)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盐碱地统计图,读图完成10、11题。10.M省区可能是()A.四川B.安徽C.吉林D.内蒙古11.图中省区治理盐碱地可采取的共同措施是()①栽培适宜的植物②淤积泥沙,覆盖盐碱地③完善水利系统,排灌结合④大面积栽培甜菜、大豆等耐盐碱农作物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宁夏盐池县马儿庄乡地处我国自然环境敏感地带,年平均气温8.9℃,年降水量306.8mm。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下图为马儿庄乡人口与耕地的关系图。-4-材料二下图为草地植被指数与羊只数量的关系图。(草地植被指数是指草地植被覆盖率与草层高度的乘积)(1)在20世纪50年代,马儿庄乡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经过50年的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经历了从______向_____的转变,引起这种转变的最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出1955~1995年间马儿庄乡羊只数量与草地植被指数关系及草原生态存在的环境问题。(3)为了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你认为马儿庄乡应采取哪些措施?13.(能力挑战题)阅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完成有关问题。(30分)材料一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图1)、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关系(图2)。-5-材料二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3)和图3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1)结合图2,分析说明图1中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3)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6-方案Ⅰ: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被。方案Ⅱ:以植被措施为侵蚀治理的主要措施;但必须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请你在图3的甲、乙两地区中任选一地,选择该地合理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并阐明选择方案的理由。答案解析1、2.【解析】1选C,2选B。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位于农牧过渡地带,人口的增长导致草地变为旱地,出现牧场超载现象,其结果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形成。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过快以及造成的不合理农业生产活动是使该区域环境问题加剧的原因。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