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题型3坐标曲线与直方图类——“顺水推舟”破解法1.(2016·四川卷)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B.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C.乙的浓度大于20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D.据图推测,用30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解析:据图分析可知,与根长相对值100相比,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0~20ppm(10-6)范围内,甲曲线的根长相对值始终大于丙,因此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乙的浓度为20ppm时,根长相对值为100,此时乙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乙的浓度大于20ppm后,根长相对值小于100,即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植物根对生长素的敏感度大于芽,用30ppm的甲处理莴苣根时根长相对值大于100,因此仍然促进根的生长,只是促进作用减弱,故用其处理幼芽时也会促进幼芽的生长。答案:D2.(2016·北京卷)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A.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C.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D.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解析:14CO2进入叶肉细胞后,在叶绿体基质中通过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被转化为葡萄糖等光合产物;据图分析,生殖器官发育早期,营养器官中14C的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都远大于生殖器官,说明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遮光70%条件下,生殖器官发育早期,营养器官中14C的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远大于生殖器官,说明分配到营养器官的光合产物量大于分配到生殖器官的;通过该实验可以研究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答案:C3.(2015·重庆卷)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项目测定值参考范围单位甲状腺激素10.03.1~6.8pmol/L胰岛素1.75.0~20.0mIU/L1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解析:化验结果显示此人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值,可能患有甲亢。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则此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高。此人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值,可能患有糖尿病,所以此人的血糖含量要高于正常。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较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由于胰岛素含量低,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速度减慢。答案:CⅠ.答题模板1.坐标曲线类2.数据表格类3.直方图类2Ⅱ.常见曲线类型及变化趋势分析1.单曲线常表示某种生物的数量或某一生理过程与某一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常见类型分析如下:图例曲线走势相关变量在一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增加,超过某个值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减少①酶的活性—pH、温度②生长速率—生长素浓度③种群增长速率—时间(“S”型曲线)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种群数量—时间(无环境阻力)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减少①杂合子所占比例—杂合子自交代数②无氧呼吸—氧浓度③恒温动物耗氧量—温度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增加,超过某个值时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趋于平缓①光合作用强度—CO2浓度、光照强度②矿质元素吸收—O2浓度③ATP产生—O2浓度④种群数量—时间(自然状态下)⑤反应速率—反应物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减少,超过某个值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增加①酵母菌CO2产生—O2浓度②种子萌发时的干重—萌发天数③种群密度—杀虫剂使用次数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变①DNA含量—细胞有丝分裂前、中、后期②哺乳动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