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检查朗读。(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读生字,检验生掌握知识情况。2.说自己记字的方法。(二)检查朗读。二、自主研读,理解体味。(一)同学们默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都有谁和小猴说话?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小猴听了,有什么表现?[打出思考题课件]个人自学,小组交流,集体学习。[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训练眼、脑、手、口多种器官的配合,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1.第2、3自然段。(1)生按思考题回答问题。问:有不同意见吗?(2)学生自由读。(3)指名读,其他人谈听后感受。[培养学生认真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学习同学有感情地读书。](如生感受说得不到位,师指导朗读:“猴哥”要读得快些,读出着急的语气。“怎么、才能”应加重语气,读出强调的语气。“五年”的“五”要拖长声,“年”要重读,读出时间的漫长。“对”要读出肯定的语气,“太”应拖长音读。)(4)分角色练读。(5)指名分角色朗读。(6)总结本段学习方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中人物的心情,体会乌鸦的着急和不解,猴子的决心。]2.自主学习第4—7自然段。(1)按学法,学习4、5自然段。(2)按学法,学习6、7自然段。[训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学习、思维、理解能力,感受阅读的快乐。]3.问:最后,小猴吃到水果了吗?(生说小猴种树的结果。)4.讨论。为什么小猴没有种成树?它应该怎么做才对?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通过讨论,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三、角色表演,加强理解。1.自愿结合小组,分配角色,准备表演。注意:语言表达要到位,表情、动作要适当。2.上台表演,同学评价。[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做到如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自我表现的欲望,培养自信心。通过表演把所学的语言文字进一步加深理解、积累,灵活运用。]四、放飞想象,拓展思维。师:小猴子接受了经验教训,第二年它又开始种树。乌鸦看见了飞过来劝它。如果你是小猴子,会怎么说?怎么做?[想象是创新思维的翅膀,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思维得到锻炼,想象得到开拓,认识得到升华。]五、作业。回家给家长感情朗读,或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