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强项令教学目标1.了解封建社会的官吏制度,了解有关董宣的故事。2.了解塑造人物形象过程中应用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3.学习用人物的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4.了解古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教学重点1.了解有关董宣的故事,进而了解封建社会的官吏制度。2.学习用人物言行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教学难点了解古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通读课文,熟悉课文。2.读准下列加点的字音。范晔(yè)陈留圉人(yû)骖乘(cánshàng)以头击楹(yíng)枹鼓不鸣(fú)臧亡匿死(cáng)因敕(chì)艾绶(shòu)二、导入新课我们的社会是法制社会,讲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古代社会的人们是如何维持社会秩序?今天,我们来学习《董宣执法》,了解古代社会的法制状况。三、对照课文,根据下边注释,大体了解本文叙述的故事。1.重点字词解释。征:征召。苍头:家奴。主:公主的简称,这里指湖阳公主。骖乘:陪乘。驻车叩马:拉住车马。驻(zhù),停留。叩(kòu),拉住,勒住。大言数主之失:大声数说公主的过失。大言,大声说。数,列举罪状或过失格杀:打死。格,击打。菙杀:用鞭子打死。菙(chuí)行刑的鞭子或棍子。良人:平民,百姓。理:治理。楹:柱子。盖:覆盖。谢主:向公主谢罪。谢,认错。顿:叩头。据:按,撑。臧亡匿死:隐藏逃亡犯和死刑犯。敕(chì)(皇帝)命令。臧(cáng)隐藏。现在写作“藏”。强项令:硬脖子县令,指董宣。强,硬。项,脖子。悉:全,全部。班;分发。搏击;捕捉打击。震栗:害怕得发抖。栗,发抖。枹鼓不鸣:意思是没人击鼓鸣冤。枹(fú),鼓槌。临视:察看,视察,临,察看。妻子:妻子和儿子。2.补充课文字词解释。因匿主家:因为/藏匿吏不能得:捕获及主出行:等到及驻车叩马;于是,就主即还宫诉帝:就/回/对……诉说愿乞一言而死:求/表顺接终不肯俯:最终/低头’卒于官:死/任上诏遣使者临视:发圣旨/派/察看死乃知之:才/代它,这种情况葬以大夫礼:安葬/用请学生分组朗读。3.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明确:这篇课文讲述了汉光武帝统治时期,洛阳令董宣秉公执法,面对湖阳公主的包庇行为,光武帝的强权统治,势不低头,获得了人们的美誉,也改变了光武帝的看法,死后得到厚葬。第二课时一、诵读课文,试着翻译以下句子。1、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明确: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人,因为藏匿在公主家,府吏不能够捕获(他)2、公主出行,而以奴骖乘。明确:等到公主出门,(他)凭家奴(的身份)陪乘。3、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明确: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他(看到车马),就拦住车马,用刀在地上比画着,大声数说公主的过失,喝叱(那)家奴下车,因而(能)打死他。4、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明确:陛下圣明德政(才能)复兴,但是纵容家奴杀害(无辜)百姓,将凭什么治理天下呢?5、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明确:董宣不顺从,勉强使他跪下,董宣两手撑在地上,始终不愿意低头。6、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明确:公主说:“您是平民百姓时,隐藏逃亡犯和死刑犯,官吏不敢到门前。”7、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明确:因此,(他)捕捉打击土豪列强,(那些人)没有一个不害怕得发抖。二、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他廉洁为官的,并且把句子译成现代文。明确:“惟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这句话表现了董宣的廉洁奉公的美好品德。句子大意是:(使者)只看见布做的被子盖在尸体上。(董宣)的妻子和儿子抱头哭泣。(家中)只有大麦几斗,破车一辆。三、分析课文1、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宜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明确: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宣的态度先是“怒”,表现在“召宜”欲菙杀之”。接着听了董宣的陈述,改为“笑”,表现在“因敕”,“赐钱三十万”。最后,当董宣卒于宫时,“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文章通过刘秀的言行变化,表现出他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