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梦李白二首(其二)》感悟李白是仙,杜甫是圣导学案。VIP免费

七年级语文《梦李白二首(其二)》感悟李白是仙,杜甫是圣导学案。_第1页
1/7
七年级语文《梦李白二首(其二)》感悟李白是仙,杜甫是圣导学案。_第2页
2/7
七年级语文《梦李白二首(其二)》感悟李白是仙,杜甫是圣导学案。_第3页
3/7
“十六字有效课堂”导学案学科:传统文化课题:《梦李白二首(其二)》---------------------------------------------------------------------------一感知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李白是仙,杜甫是圣。仙是超凡脱俗的,圣是超凡入俗的。仙出世,李白一生都在作浪漫的想象飞行;圣入世,杜甫一生都在现实的荆棘与泥水中行走跋涉。2、能力:提高鉴赏赏析古文的能力3、知识:背诵古文二有效预习1.了解作者2.背诵古文三点拨互动诗人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别号少陵,河南巩县人。他曾官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代伟大诗人。杜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梦李白二首(其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题解这两首诗写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当时杜甫在秦川。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至交。天宝四载(745)分手,至此己经十五个年头。至德二载(757),李白因为参加永王李璘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捕入狱;次年,即乾元元年(758)被定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县),第三年二月在流放途中,被赦放还,回到江陵,旋转江夏,但当时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这两首诗,就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表达了对李白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体现了一种生死不渝的兄弟般的友谊。这两首记梦诗,分别按梦前、梦中、梦后叙写,依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说,两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层;所谓“一头两脚体”。上篇写诗人初次梦见李白时的情景和心理,表现对故人吉凶生死的关切。此后数夜,又连续出现类似的梦境,于是,诗人又有下篇的咏叹,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发对故人悲惨遭遇的同情。句解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浮云一天到晚地在空中悠荡,游子李白也与我相别日久。一连三夜频频梦见你,足以看出你对我的情意是多么亲挚深厚。见浮云而念游子,是诗家比兴常例,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诗句。天上浮云终日飘去飘来,天涯故人却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频频前来探访,使诗人得以略释愁怀。后两句与上篇“故人”句互相照应,我见君意也好,君明我忆也好,都是诗人推己及人,抒写自己对故人的一片深情。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你向我辞行时,常常心情不展,苦苦地诉说前来不易。你说江湖上风波险恶,唯恐船只失事沉没。诗人选取梦中片断,描述李白的幻影。“告归”句写神态,“江湖”句是独白,表现李白魂魄来去的艰险和他现实处境的恶劣。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你走出门去总是搔着满头白发,好像是为自己壮志不遂而怅恨。京都的官僚们冠盖相续,满城都是,惟独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李白,困顿不堪,失意憔悴。“出门”句,抒发了诗人“惺惺惜惺惺”的感慨,并通过动作、外貌揭示描写对象的心理。后两句是为李白的遭际鸣不平。“冠盖”,士大夫的服饰和车驾,代指高冠华盖的权贵。“京华”,京都。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谁说天网恢恢,善恶终有报应?你年高身老,却反遭牵累。千秋万代之后,李白的大名必将传扬天下,可那毕竟已是寂寞身亡后的安慰。《老子》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意谓天理如大网,虽稀疏却无漏失,善恶总有归结。“孰云”句反其意,言李白虽善而得恶报。“将老”句,李白获罪时,年已五十九。后两句言外之意是说,现在活着的时候,有谁去顾怜李白困苦的处境呢?在深沉的嗟叹之中,寄托着杜甫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深切同情,也包含着诗人同病相怜的无限心事。所以,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说:“次章纯是迁谪之慨。为我耶?为彼耶?同声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梦李白二首(其二)》感悟李白是仙,杜甫是圣导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